臊眉耷目 作品

第七百四十四章 關羽的警醒

“時至今日,我想問你一件事,希望你能誠懇的回答我。”

“在你關雲長的心中,可曾將我公孫瓚當成過對手嗎?”

說這話的時候,卻見公孫瓚的眼中露出了少有的期盼神情。

關羽的心驟然一緊。

說實話,公孫瓚在他的心中還真就不算是一個好對手。

或許原先在幽州的時候,關羽還能把公孫瓚當成一個跟自己比較的對手,但是現如今,公孫瓚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

只是現在這個人都已經躺在床榻上了,即將一命嗚呼。

是不是應該說一些話來安慰他呢?

略微猶豫了一下,關於還是決定跟公孫瓚實話實說。

畢竟公孫瓚也是天下難得的戰將,而且關羽本人並不是非常善於騙人,若是讓公孫瓚看出自己特意安慰他,我也覺得這對於一名戰將來說也是一種侮辱。

便見關羽捋著自己的長鬚,慢悠悠的對公孫瓚說道:

“伯珪兄,實不相瞞……若是換成七八年前,你在關某心中確實是一個難得的好對手,最好的對手!”

公孫瓚聽到這兒,先是一愣,接著不由哈哈大笑。

“七八年前,七八年前!是啊是啊,你說的沒錯,若是換成七八年前,某或許還能與你比肩,但是如今……”

說到這兒的時候,就見公孫瓚長嘆了一口氣。

“雲長,難得伱以誠相待,多謝了!”

關羽沉默不語。

隨後就見公孫瓚伸出手對關羽說道:“雲長,若你還將我當成同僚……這次平淮之戰還請務必功成,為我報仇雪恨。”

這一次,關羽沒有任何敷衍,他重重的點點頭,說道:“伯珪放心,關某一定平定江淮,為你報此深仇大恨。”

公孫瓚聽到這兒,笑了……隨即他緩緩的閉上了眼睛。

當天夜裡,公孫瓚在營帳內病逝,一代名將,折損在淮南之地。

公孫瓚身為河北名將,如今折損於此,對關羽一方的事情來說,確實是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

但終歸他沒有死在對方的手中,或是給對方生擒,這也是不幸中的大幸了。

……

……

公孫瓚在河北也有將軍之名,同時這兩年來在兗州駐軍,雖然不似當年在幽州一樣功勳卓著,但在中原地區也是影響甚大。

更何況,他乃是劉儉的同門師兄,此事影響牽扯不小。

公孫瓚陣亡的消息被關羽火速命人送往長安。

劉儉在得知了公孫瓚去世的消息之後,當場沉默良久。

“也不知道盧師知道這件事後會作何感想。”

劉儉喃喃自言自語地說道。

劉儉身旁,郭嘉站了出來,對著劉儉拱手說道:

“公孫將軍乃我大漢朝的忠臣,此番在前線作戰殉國,丞相當以國喪之理待之,另外,還需追封公孫將軍的諡號,冊封其為侯爵,使其子嗣繼承其爵位,以彰顯公孫加一門榮焉。”

劉儉緩緩的點了點頭。

他知曉,當初公孫瓚任上黨太守的時候,與郭嘉也曾有過一陣子配合。

只是沒有想到,雙方的關係居然達到了這種程度,郭嘉居然親自出來替公孫瓚的身後事做安排,這倒是有些出乎劉儉的預料之外。

以劉儉對他這位師兄的瞭解,他不覺得他師兄能有這麼好的人緣兒。

緊接著,就聽郭嘉繼續說道:“丞相當將此事稟明陛下,請陛下親自主持公孫將軍的葬禮,並將此事廣傳天下州郡,然後使三軍戴孝,做白旗白甲,以哀兵之勢去攻打淮南,則大事可成。”

劉儉聽到這,方才瞭然。

難怪啊難怪。

這才是郭嘉的真實用意。

“奉孝之言甚善,奉孝,我有意任你為揚州刺史,著你前往關雲長軍前,與其共同制定攻打淮南的大計,打下淮南,則我軍再無掣肘,定可一舉平定江南,荊楚!”

郭嘉聽到這,毫不推脫。

“既是丞相信得過我,那郭某自當盡力!”

……

……

公孫瓚去世之後,朝廷方面,天子親自下詔敕封其為易候,並使其子公孫續繼承其爵位,並追諡公孫瓚為剛候。

朝廷方面一面為公孫瓚安排喪禮,一面擴大宣傳輿論,大肆宣揚公孫瓚昔日在北地的功績,以此來激起軍心民憤,同時號令徐州軍和關羽所部,打造白旗白甲,征討淮南,為公孫瓚報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