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蟾老祖 作品

第1331章 只吃肉,不啃骨頭

 雖然心裡吃驚,但杜飛也聽出來,聶主任找他說這些並不是臨時起意,不然就算聶主任也沒資格決定上飛廠的歸屬。

 要知道這個問題可不僅僅是一家廠子,在這背後還有許多象徵意義。

 各種牽涉廣泛的大小派系,還有隱藏在內的利益集團。

 杜飛不由得有些擔心,在這種情況下貿然插手進去絕對不是明智的選擇。

 心裡打定了主意,在沒搞清楚情況之前,這件事肯定不能接茬兒。

 好在聶主任也沒逼迫,見他半天沒說話,笑呵呵道:“小杜,不用有壓力,回去慢慢考慮。”

 雖然聶主任沒說,其實意思就是讓他回家去問問朱爸。

 杜飛乾笑一聲,連忙道:“聶伯伯,我明白,我一定慎重考慮,那您先忙,我回去了。”

 聶主任點頭:“去吧,去吧~”

 杜飛從聶主任辦公室出來,不由得長長出了一口氣。

 此時則完全換了路數,再則就是杜飛對運-9提出的要求,竟然要能運載一輛坦克!

 這對現在來說,實在有些誇張。

 他們原以為京城來的人肯定要新官上任三把火,畢竟手拿著尚方寶劍,他們又是有錯在身,完全不用顧忌。

 杜飛道:“您是說聶主任?”

 故人見面,陳教授多少有些尷尬,杜飛則笑道:“陳教授,咱們又見面了,有道是殊途同歸,我們終究還是要一起共事。”

 以國內的技術水平,幾乎可以肯定達不到安-22最大起飛重量250噸,航程一萬公里以上,載重80噸的水平。

 而在杜飛說完之後,本來因為運-10項目暫停,感覺失落沮喪的人重新振作起來。

 不管人品如何,他的確是目前在這個領域最好的專家,能夠握在手裡為我用肯定最好。

 在這之前,整個世界只有阿美莉卡和速聯擁有這個能力。

 一聽這話,杜飛心裡才算有底了,點了點頭,表示明白,轉又問起找阿美莉卡合作的事情有沒有眉目了?

 杜飛笑呵呵握了握手:“魯廠長客氣,您是前輩,我是後輩,指導可不敢當,咱們共同努力共同進步。”

 發動機是現成的,轟-8的機體結構也經受住了高強度飛行的考驗,將其變成大型載重運輸機,最大的難關就是關鍵部件的強度。

 而且相比速聯的安-22,杜飛對運-9的要求已經降低了不少。

 相對低廉的造價,絕對低廉的使用成本,雖然不舒適,噪音特別大,但具備類似軍用飛機能在野戰機場起降的能力,讓這款飛機能夠令原本沒法通航的地方通航。

 他們最怕的就是這麼長時間沒日沒夜,廢寢忘食的工作,全被上級否定了。

 杜飛突然加重了語氣:“同志們!現在不是任性的時候。咱們是苦出身的孩子,不像阿美莉卡,不像英果,不像速聯,他們可以任性,可以去搞自己喜歡的,不用去考慮現實問題。我們不行,為什麼?因為我們底子薄,因為我們從1840年往後,遭到了列強一百多年欺侮盤剝。”

 這位正是杜飛的老熟人陳教授。

 朱爸挑了挑眉:“還有你小子害怕的事兒?”

 依然乘坐杜飛那架“專機”直接從京飛廠飛到滬市飛機制造廠內的起降跑道降落。

 經過這些在參數上的縮水,再加上出圖紙之後利用隨身空間進行優化,杜飛預計運-9至少有九成把握能夠達到這個水準。

 杜飛繼續道:“從今天開始,我們將全力研製一種基於現有同軸反轉渦槳發動機的大型運輸機,項目代號運-9。”

 他能感覺到,聶主任這次找他來並不存在什麼私心,單純就是希望更好的調配資源,獲得最佳效果。

 但對杜飛而言,在客觀上就是造成了難處。

 要是真是想法,魯廠長就更不懂了,難道杜飛真這麼高風亮節?

 無論如何,如果上飛廠能夠繼續保持獨立,對於他來說都是一件好事。

 看到眾人的這種反應,魯戰鬥不由得心中一凜。

 況且只要上面不鬆口,就算上飛廠拿到圖紙也沒法生產。

 魯廠長乾笑了一聲。

 可惜這種奢望被杜飛一句話打破了。

 等魯戰鬥說完,杜飛接口道:“魯廠長說的很好,關於噴氣機項目,客觀的說有進展也有成績。”

 魯戰鬥又給杜飛介紹了廠裡的主要領導,還有大飛機項目的負責任。

 隨行的還有沈佳寧和張文忠,以及京飛廠這邊的幾名相關領導和專家。

 杜飛接著道:“實話實說,這次來接上飛廠,這個任務太重了,要不是聶主任逼著,我無論如何不會來。”

 屆時也沒必要非併入杜飛這裡。

 魯廠長立即道:“領導,剛才讓你見笑了,我家這個兒子從小脾氣就倔。”

 兩天後,杜飛乘飛機前往滬市。

 不過魯科這個技術骨幹可沒靠他老子,而是正經水木大學的畢業生,而且父子倆的關係不太好。

 最重要的是,它可以在儘量短時間內,填補國內在這方面的空白。

 這種極限重量,對飛機機身機翼連接的強度要求極大。

 魯廠長一愣,沒想到杜飛會說出這種話。

 雖然項目最終因為種種原因下馬了,但是不能否認運十的樣機的確飛起來了。

 而且他們多少也知道,當初杜飛跟上飛廠關於大飛機,渦槳還是噴氣的爭論。

 如今杜飛來了,重新祭出渦槳發動機不足為奇。

 他雖然鍾情於噴氣式飛機,堅定的認為噴氣式是未來的趨勢,但杜飛並沒有否認,而是擺出現實。

 這時陳教授反應過來,立即開始鼓掌。

 這種情況自個尋思一宿都不如找朱爸問一句,究竟什麼情況。

 要說故作矜持,其實沒有必要,因為事到如今等於杜飛已經把肉吃到了嘴裡。

 杜飛不疾不徐道:“運-9項目將對標蘇聯的安-22大型運輸機,目標參數為最大載重超過60噸,最大起飛重量超過200噸,在運載一輛坦克的情況下,滿載航程不小於5000公里,在能夠在寒冷和高原地區起降……”

 這種情況,最好的辦法就是從人事下手,做一些調整,掌握權力,收買人心。

 杜飛也沒故意刁難他,展現出了勝利者的寬容,最主要的是陳教授本身有不可替代的價值。

 杜飛表情凝重:“同志們,一百多年啊!我們老祖宗積累了幾千年的財富被掠奪一空,只剩下了一清二白和滿目瘡痍。現在我們好不容易站起來了,就不能再趴下去,必須抓住眼前的。老話說,千鳥在林不如一鳥在手。說我目光短淺也好,說我抱殘守缺也罷,那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要‘有’!即使技術落後,即使會被淘汰,我們要先把大飛機搞出來,飛起來,擺在那,讓我們的戰士用上了再說。”

 這個新的,人數只有運-9項目不到一半的項目組,將以運-8為基礎,設計一款全新的,具備惡劣條件起降能力的雙發渦槳客機。

 這個問題對於杜飛來說,有了轟-8在前,這方面的技術難度還不算大。

 依然是陳教授牽頭,以轟-8和運-8為基礎,參考蘇聯的安-22,設計一款四發動機的大型運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