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在都市 作品

第35 章 各懷心事


                 和中書書不但聽出了和珅的弦外之音,也知道和珅說的話並不假,這些貨只不過是棗莊自己家的棗樹上結的,又不是大批量的種植,能有多少?賣完這一茬,這生意也就沒有了。

  對於和珅的過分成熟,和中書心裡是有一杆秤的,他知道和珅這樣做是不想讓自家孩子提出太多過分的要求,人心都是肉長的,誰心裡還沒點小九九。

  說實話,對於和珅這種心理,何中書心裡是不喜的,一個小孩子就這麼多的彎彎繞,那長大了還得了?

  但反過來想也對,如果他不這麼做,和珅日後將會永無寧日,等到家人們養成那種在家拿錢理所當然的習慣時,到時候破壞的可不是一個家庭關係那麼簡單。

  再說和珅若真的要買院子,那這些錢估摸著也就剛夠,餘不下多少,本來這長輩拿晚輩的錢就不應該,雖然說是孝敬,這不年不節的,孝敬啥。

  看來這院子是必須買,不然就這大丫頭這性子,過不了幾天就得上門借錢,還是有借無還的那種。

  還有老二家的那個黃國強,也不是個省油的燈。這事要是有了第一次,那就有第二次,就像洪水洩閘,根本堵不住。

  在和珅的堅持下,他還是一家給了三百,理由就是晚輩的孝敬,不拿也不行。

  事情已經到了這個地步,和珅要是不給那是說不過去的,想悶聲發大財也不太現實,畢竟就這麼大點地方,你能藏多錢?自己還未成年,想去立個存摺都不行。再說,自己一個學生,天天跑去銀行存錢,那不是更引人注意?

  萬一以後錢多了,那爆出來的雷可就不是現在這種狀態了!你非要鬧的人盡皆知不可。

  人心這東西是控制不住的,如果自己買了院子,私密性就上了一個臺階,即便以後自己再折騰,那也比現在這種狀態要好。

  這注定是不平靜的一晚,和麒兩口子不是因為和珅掙了多少錢而欣喜,是因為過不了多久就能住上獨立的房子了,再也不用一家三口窩在這個小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