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島,家大業大 作品

第37章 瘋狂賭國運下的國家


                 斯沃琪集團事件,鬧得很大。

  但是隻限於鐘錶界,看笑話者有之,看熱鬧者則是更多。

  只有極少人,看出了邵維鼎勃勃的野心。

  而很多圈外人,則是根本不清楚邵維鼎的那番宣言到底意味著什麼。

  在各類媒體轟炸下,也只是覺得邵維鼎牛逼。

  把它當做一個短暫的熱點事件。

  腦子裡多了寶珀和雅典這兩個品牌的印象。

  但是這樣卻也夠了。

  邵維鼎,要的就是這個。

  港島幾十家報紙刊登宣傳,不管是出於什麼目的。

  這都是多少廣告費都買不來的事情。

  只是讓他都沒有想到的是,有一些人,故意將這些報紙新聞送到了日本三大表和日本媒體的手上。

  在一些金錢力量的推動下,日本媒體竟然也開始在他們的報紙上進行報道。

  只是報道的並不是邵維鼎這個人,而是斯沃琪集團。

  談及到因為斯沃琪集團的出現,港島作為全球最大的鐘表代工和零部件生產基地,似乎已經開始萌發產業升級的意識。

  試圖將機械錶,拉出沉淪的深淵。

  至於,誰會真的把斯沃琪集團當做一個威脅嗎?

  沒有。

  在經歷了1973年和1979年兩次石油危機後,日本經濟增速由高速增長轉向穩定增長。

  七十年代,日本的經濟還基本處於穩中上升的階段。

  而到了八十年代,日本則是迎來了經濟全球化階段。

  他們的商品開始大舉進入歐美市場,他們的資金開始瘋狂的對外投資。

  日元持續升值,海外旅遊人數每年都在創下記錄。

  所以,此時的日本,怎麼可能會視港島為威脅。

  他們眼中如今只剩下一個忌憚者,那就是美國。

  精工、海鐵城、卡西歐這些石英危機的始作俑者,在看到這些新聞的時候,都有些莫名其妙。

  甚至想大笑。

  石英危機是什麼?

  就是精工為首的日本製表界,在與瑞仕鐘錶的研發競爭中,率先推出了全球第一款量產石英錶。

  憑藉著石英錶在價格、精準、便捷、現代化的強大優勢,瑞仕機械錶簡直潰不成軍。

  面對著日本製表界的強勢進攻。

  瑞仕製表界也在猶豫,到底是選擇繼續專注於傳統的機械錶,還是投身於石英錶的競爭中。

  只是,日本人卻不會給他們猶豫的時間。

  精工、西鐵城、卡西歐這些日本製表企業,抓住機會。

  選擇全面擁抱新電子技術,同時開發指針式和數字式石英錶。

  這一舉措,為它們積累了深深的技術壁壘優勢。

  這就是日本人根植在骨子裡的賭徒精神。

  贏了,莊家通吃。

  輸了?

  那就轉嫁給所有日本國民唄!

  後世日本在新能源汽車這一領域之上,又開始了一場賭博。

  只不過他們將國運壓在了氫能轉化之上,在氫能領域投入海量研發資金,也為自己樹立起了一道深不見底的專利護城河。

  以後其他車企要想進入這個領域,就得先付給他們一大筆專利使用金。

  他們想的太好了。

  然而,其他車商卻沒有如日本車企所願,美國,德國,中國一眾車企全部選擇研發電車。

  反而到最後,中國在電車這個領域實現了彎道超車。

  日本車企反而成了最大的小丑,在全球汽車市場上節節敗退。

  這就是日本人,無時無刻不在瘋狂賭運。

  但在這場石英危機上,目前,日本人賭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