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島,家大業大 作品

第85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


                 哪怕邵維鼎已經足夠重視《大公報》的這篇報道。

  但依舊低估了《大公報》引起的風波。

  港島製造業的底蘊還是太強了。

  作為曾經佔港島gdp40%的行業,一半多的港島人曾經端的飯碗。

  它的盤子遠超出了邵維鼎的想象。

  無數記者蜂擁到了斯沃琪集團總部大廈。

  想要採訪邵維鼎,獲得一手消息。

  證實《大公報》預測的真實性。

  雖然斯沃琪集團旗下已經有寶珀和雅典表了。

  但是按照《大公報》的意思很明顯是邵維鼎在整合了港島的鐘表產業之後,會立刻向瑞仕鐘錶動手。

  集合兩家之力,幹碎日本鐘錶行業。

  這對於港島而言,消息太過於震撼了。

  如果真的能夠實現,毫無疑問斯沃琪集團將登頂港島一眾企業之首。

  邵維鼎現如今才二十三歲啊!

  哪怕過個好幾年,也不會超過三十歲。

  不到三十歲的港島首富?

  一想到這個未來可能,不少人渾身都在發顫。

  不光是這些記者們。

  斯沃琪集團踐行的模式,讓不少代工工廠主看到了未來選擇的方向。

  基於斯沃琪集團的發展模式,他們意識到。

  大部分做代工起家的企業,在發展到一定程度一定要往製造自主品牌的方向走。

  這樣才可能有出路。

  同時,也讓潘迪聲這些野心家生出了滔天的野心。

  最為關鍵的是,讓很多人將目光不再只盯著地產與金融這兩大板塊。

  《大公報》這篇報道,影響力比之先前《明報》《東方日報》《商報》等一眾報紙加起來還要高。

  但唯獨就苦了邵維鼎。

  這篇報道雖然給他帶來了無與倫比的影響力和關注度,讓斯沃琪集團的股價狂飆。

  如今的市值已經突破五十億港幣,每一個斯沃琪集團的股東都張燈結綵。

  甚至於宋堯和徐浩文都開始蹭熱點在屈臣氏百佳門口,掛出了“港人自己的手錶,斯沃琪”這類口號。

  但還別說,銷量還真的又漲了一大截。

  但是,他對於斯沃琪集團的規劃,也被很多人知道了。

  雖然影響不是那麼大,但是終歸是存在變數。

  為這,邵毅府特地打了一通電話讓他回去。

  作為看過邵維鼎完整策劃書的人,他很清楚大公報預測內容的真實性。

  回到家。

  邵毅府一看到邵維鼎,立刻把他帶進了書房,臉上也滿是凝重:“報紙都看了嗎?你下一步打算怎麼做?”

  “看了。”邵維鼎表情很放鬆,“按照原計劃進行,不過節奏要加快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