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島,家大業大 作品

第88章 大幕拉開,再造舞臺

  有斯沃琪集團這個例子在這裡,紹毅府更加信賴兒子的眼光了。

  方藝華也好奇的湊了過來,想看看兒子有什麼真知灼見。

  “資金,市場,工業,人才。”

  邵維鼎伸出四根手指頭緩緩道:“資金不是指有錢就行,電影本質上還是資本的遊戲,要學會利用資本。”

  “市場,拍攝觀眾喜聞樂見的題材,面向市場,多挖掘觀眾需求。”

  邵氏腐朽,在邵維鼎看來最關鍵的一點是,內部仍然沉溺於六七十年代的電影時代。

  八十年代新浪潮都撲面而來了。

  拍的題材還是過去的題材,觀眾不喜歡看,自然就被淘汰。

  紹毅府聽的若有所思:“那剩下的工業和人才是指什麼?”

  “工業指的是電影工業,核心要素就是“職責分工”,而電影工業化即任何事情都可以項目化,標準化,流程化。”

  “這不就是我們的大片場模式嗎?”紹毅府自豪道。

  “老豆,你那哪是工業化啊,完全就是小作坊生產模式,只不過這個小作坊大了好幾倍罷了。真正的電影工業化,就算是每一個環節,都有最專業的人去完成,精確到每個環節確定相對應的價格。”

  “在一部商業大片的生產週期中,參加製作出來的企業總數甚至都可能達到幾百個之眾。”

  “這一點,我們邵氏能做的到嗎?”

  “老豆你想的只是儘可能壓縮成本,將電影當做工廠的產品廉價的生產出來。”

  “這不是工業化,真正的工業化電影,是高效、專業、標準。”

  邵維鼎的這番話,將紹毅府說的啞口無言。

  這種改革,他改的動嗎?

  “那人才呢?具體是什麼意思。”

  見紹毅府沉默了下去,方藝華問道。

  邵維鼎回答道:“明面上的意思,就是人才的培養,人才的挖掘。”

  “無線班算是一種人才培養途徑吧!”

  “但是還不夠,留不住人才也沒用,反而會幫別人做嫁衣。”

  這句話直接戳痛了紹毅府。

  如果他當初願意改,就不會出現嘉禾。

  如果他但凡大氣一點,李小龍、許家兄弟也不會跳槽。

  後世港島大部分電影從業者都有過在邵氏,在tvB工作的經歷。

  但是這也意味著,太多人才從邵氏溜走了。

  “所以歸根結底,邵氏要改,就得大改,從薪資待遇,從留住人才開始。”邵維鼎沉聲道。

  聽到這裡,邵毅府和方藝華兩人都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樣。

  邵氏是真要變一變了。

  .......

  第二天,滙豐銀行。

  沈弼看著面前的年輕人,竟然有種恍若隔世的感覺。

  幾個月之前,他看到對方的時候,邵維鼎還是一個剛剛留學歸來,吞下寶成實業的狂客。

  那個時候,他雖然覺得不可思議,但是還沒有太大的心理波動。

  因為早在此前,不管是李家城從他手裡接過和記黃埔,還是鮑玉港拿下九龍倉。

  都遠比一個寶成實業要來的震撼。

  只是沒有想到,不過是幾個月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