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島,家大業大 作品

第95章 邵氏復興之始

  也就是紹毅府徹底成了tvB的董事會主席後,這個合作承辦才改由tvB一家承辦,但人員還是流通的。

  可以說邵毅府在看到邵氏兄弟逐漸衰落之後,為了儘快將tvB扶持起來,他一直在用邵氏影業給tvB輸血。

  “這個架構沒有問題。”邵毅府點點頭道:“只是這個新的電影公司,我們要不要換一個名字?”

  邵維鼎沉吟了一會兒道:“華影怎麼樣?全名是華人影業,意為做我們華人自己的電影。”

  “好,華人影業,這個名字好。”邵毅府拍著巴掌笑道:“格局夠大,不再拘泥於我們一家一業,而是放眼整個華人圈,這個寓意好。”

  “既然電影公司的名字改了,那我們的這個廠標Logo是不是也要改一下?”

  他看向邵維鼎,臉上有著猶豫。

  當然要改,難不成三四十年後,還繼續讓【sB】成為電影的開場笑話?

  那他們邵氏可能真的要被笑死。

  “老豆,廠標這個事情你就交給我。我去美國找一家特效公司,做一段動畫特效,絕對讓你眼前一亮。”

  邵維鼎大包大攬道。

  所謂電影“廠標Logo”,就是電影開場前出品製作公司出現的那十幾秒左右視頻。

  國外如迪士尼是煙花升起的城堡,派拉蒙的群星環繞雪山,米高梅的獅子,哥倫比亞的自由女神像等,都是比較經典的廠標造型,後世觀眾也非常熟悉。

  而國內公司如華誼公司是齒輪與龍首,萬達公司是荷葉與露珠,國營製片廠則顯得有些雷同,都是工農兵廠標,帶有鮮明的時代印記。

  而在港島,對於廠標其實都不太重視。多是以字幕和一張圖片表示。

  記憶最深的可能還得是邵氏的【sB】,以及“噔噔噔噔”四塊金磚拼出來的嘉禾讓人難忘。

  但是一部電影,廠標就是一家電影公司的“門面”。

  片頭就要起到先聲奪人的作用。

  越是大氣磅礴,越能印象深刻。

  記住了“邵氏”,此後邵氏出產的片子,他們也會更加關注。

  而好的廠標Logo,關鍵之處不在於製作難度,而是創意。

  很不巧,邵維鼎腦子裡的創意一籮筐。

  “阿鼎,股市上的事情我不懂。你之前說要學會利用股市上的資金,用別人的錢,來辦我們自己的事。”

  邵毅府疑惑道:“收購無線臺,我一言可決,沒什麼難度。但是之後,我該怎麼從股市裡拿錢呢?”

  聽到這話,邵維鼎臉上不禁露出了一絲笑容。

  說拿錢是文雅的說法,專業術語應該叫做“圈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