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島,家大業大 作品

第110章 邵氏宗族


                 與此同時,星加坡。

  邵維鼎來到了這座城市國家。

  亞洲四小龍,韓國、灣島、港島和星加坡。

  四個地方,就有三個是華夏血脈為主的城市。

  韓國又是近千年的中國附屬國。

  這四個地方,共同點就是深受儒家文化影響。

  別的暫且不說,論吃苦耐勞,創造財富這一點,儒家文化還是走在世界的前列的。

  來到這座花園城市,邵維鼎是帶著任務來的。

  一方面是為了見見他的二伯三伯一家人。

  另一方面就是考察南洋這邊的投資環境。

  如今南洋已經成為了斯沃琪集團的傾銷市場之一,雖然吞吐量沒有日本那麼大。

  但是好歹是十一個國家的龐大市場,人口加起來也有好幾億。

  再顧及到澳大利亞那邊。

  所以,作為中轉樞紐,這裡必須要有一座鐘表零件加工廠。

  邵維鼎來星加坡,自然不是一個人。

  而是一群人。

  邵維銘、邵維鍾等人跟隨他一起回來了。

  經銷商展會的競爭,不管結果如何,他們都做到了自己承諾的事情。

  而且最後歐加時鐘表和西馬公司都各有所獲。

  “阿鼎,這就是二伯。”

  邵維銘帶著邵維鼎進了一棟大宅,介紹著邵氏家族的人員。

  邵家共有四兄弟,兩姐妹。

  老大邵仁杰號醉翁,在影視圈一般稱呼為邵醉翁。

  老二邵仁標,號邨人。

  老三邵仁枚,號山客。

  邵毅府,則排行老六,原名邵仁楞。

  民國時期邵醉翁在上海經營天一影業。

  45年派了老二邵邨人去了港島組建邵氏父子影業。

  承接天一影業的一部分製片業務。

  狡兔三窟,邵毅府和三哥邵山客則是在二三十年代經營著南洋的市場。

  兩位哥哥製片,他們拿到南洋進行放映。

  此後兩人就一直在南洋經營著邵氏的影院。

  影院的生意也越做越大。

  只是到了五十年代,隨著電懋的崛起,邵氏父子影視公司處境日益艱難。

  二哥邵邨人也漸漸地將業務拓展到了地產方面。

  可是二哥不做電影,邵毅府和邵山客需要港島那邊的片源拿到南洋來進行放映啊!

  於是,邵毅府前來港島,開始接收邵氏父子影業,並且在邵邨人六十大壽之際。

  上演了一出逼宮戲碼,強行收購了邵氏父子,改組為邵氏兄弟。

  這個兄弟,指的不是他們兄弟三人。

  而是邵毅府和三哥邵山客。

  因此,兄弟三人鬧出了嫌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