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島,家大業大 作品

第156章 太古洋行


                 【邵維鼎回港】

  當天,明報僅僅用了五個字,就佔據了頭版頭條。

  成為了當天最為熱銷的報紙。

  精工社長下跪的熱度還沒過去,邵維鼎他就要回來了。

  回來的突然,回來的猝不及防。

  有太多人想要知道,在日本發生的細節。

  邵維鼎崛起的速度太快了。

  短短一年的時間,就成為了港島巨頭。

  而且聲勢影響全球。

  原創的手錶品牌,生生的從精工手裡,搶下了一半的市場份額。

  在這個時代,從無到有,而且還能夠從行業巨頭手中搶食的人物,尤其受太古洋行這類老牌企業忌憚。

  “我在這位邵先生的身上,看到了李家成的影子。”

  施約翰·施懷雅看著今天的明報,滿目凝重。

  他是施懷雅家族第五代傳人,非但是港島最古老的外籍望族,亦是擁有世界上最悠久歷史的富商家族之一。

  其家族早在19世紀一十年代就開始發跡崛起。

  行業遍佈船運、貿易、食品、冷藏、航空、地產、飲料、茶葉、能源等多個領域。

  與怡和洋行、會德豐洋行、和記洋行統稱為港島四大洋行。

  如今怡和洋行千瘡百孔,九龍倉被鮑玉港所奪去,剩餘資產除了一個置地之外,正大規模向海外轉移。

  會德豐洋行百年弊病,兩大創始家族正籌謀退出港島市場。

  和記洋行更是被李家城整個吞併。

  唯有這太古洋行,毫髮無傷。

  不但是現在。

  就算是後世,太古洋行也是港島唯一一個僅存的英資洋行。

  施懷雅家族一直能延續到二十一世紀,仍然長盛不衰。

  依靠的,不光是該洋行穩健的經商風格。

  更依賴於歷代施懷雅家族繼承人獨到的眼光。

  施約翰作為這一代的家主,從1966年上臺開始,便革故鼎新,為了更好的融入港島。

  將家族的姓氏統一簡化為“施”,便於華人客戶進行稱呼,便於港島市民接受他們。

  其上臺之後,更是在原來的太古船塢舊址,成立了一家名為太古地產的新公司,興建起了港島至今為止規模最大的私人屋苑——太古城。

  1976年太古洋行在他的領導下,收購了一家格拉斯哥公司,重新進入棉花生產業務,後來轉為種植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