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島,家大業大 作品

第217章 屈臣氏的遠征


                 此時,金門大廈。

  邵維鼎正在埋頭處理屈臣氏的問題。

  打響可樂戰爭之後,第一要務自然是快速佔領市場。

  但是隨後的便是如何穩固住這些市場。

  屈臣氏作為非常可樂的品牌持有者,在非常可樂火爆全港的同時,卻是暴露出來了一些問題。

  比如供應鏈問題,各大門店管理壓力大的問題,還有龐大的客流如何能夠引入更大的市場,進行細分化的問題。

  這些問題,在以前平穩運行的時候並沒有暴露出來。

  可是一旦面臨著強客流的時候,屈臣氏內部就有些捉襟見肘。

  而要解決這些問題,毫無疑問,得從兩個方面出發。

  在會議室內,屈臣氏的各層級管理層人員齊聚一堂。

  邵維鼎在正中央的黑板上,寫上了兩行大字。

  【標準化管理】【精細化市場定位】【建立起強大自有品牌】

  徐浩文等人,連忙將這三句話給記錄了下來。

  邵維鼎則在臺上,緩緩說道:

  “屈臣氏目前在港島擁有一百二十三家門店,在日本與松本清合作有四百多家藥妝店。在南洋因為收購,也擁有三百多家門店。”

  “臺北、漢城這幾個大城市,屈臣氏的新店也各自有十家新店準備開業。”

  “總計算下來,我們在整個亞太地區,一共有近一千家門店。”

  邵維鼎說到這裡,語氣凝重了起來:“直營門店,是我們與客戶的最直接聯繫,我們要管理這麼多門店,必須要擁有一套標準化的管理流程。”

  “這些是我製作的流程明細,阿文,你傳下去都看看。”

  上一世邵維鼎就是做奢侈品直營門店的,對於這方面是行家。

  所以,製作一套標準化的門店管理系統,對於他而言並不是難事。

  總結起來,就是四點。

  統一渠道、統一配送、統一管理,生產商和終端銷售統一控制,確保供給與需求相一致。

  屈臣氏是直營連鎖,渠道盡可能扁平化就行,總部控制各地的零售店和旗艦店。

  以點帶線,以線成面,構築成整個標準化的管理流程。

  而邵維鼎將這一套拿出來,直接就將徐浩文等人給看呆了。

  在此時的港島,直營連鎖店的概念還比較粗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