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島,家大業大 作品

第233章 遮天蔽日的龐大財團


                 什麼是財團?

  《財經大基礎》上是這樣解釋的:財團是極少數金融寡頭控制的巨大銀行和巨大企業融合而成的壟斷集團。

  在美國,這種財團控制著全美國乃至全世界的經濟資源,洛克菲勒、摩根、花旗銀行、杜邦、羅斯柴爾德等十大財團幾乎到了富可敵國的地步。

  在日本,在韓國,三菱、三井、住友、三星、現代更是他們國家背後的真正掌控者,他們利用手中的資本,綁架政治,籠絡政客,是披著民主外衣的“太上皇”。

  那麼,中國有這樣的財團嗎?

  可以肯定的說,沒有。

  因為我國根本不容許出現這樣的壟斷機構。

  但是,你要說在中國有財團性質的國有集團嗎?

  可追溯至清朝時期,由北洋大臣李鴻章創立的輪船招商局,在深圳蛇口重新點燃生命力的招商集團。

  1979年在上位的支持下,肩負起了改革開放國際金融使命,由榮繼曾創建的中信集團。

  創建於1993,涉足軍工、房地產、科技新興產業的保利集團。

  可追溯至1931年在尚海秘密建立的交通站,後肩負起對外貿易,打通港島與內地經濟往來的華潤集團。

  它們都是國資委直接監管的中央企業,在中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也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或許,這四家可以稱之為中國的“四大財團”。

  在這四家當中,毫無疑問華潤集團是最特別的。

  因為它的總部在港島,它的成長最為曲折離奇。

  1931年,當白色恐怖瀰漫在整個尚海之際,兩根金條從江西被送到了這裡。

  一個年輕人,就利用這兩根金條在尚海開了一家店鋪,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賺錢籌集經費,暗中提供被封鎖的戰略物資。

  這個年輕人的名字叫做秦邦禮,他也是華潤的創始人。

  後世有部電視劇叫做《歡顏》講述的核心主題就是從江西運送三根金條去往尚海。

  這個題材,大概率就是取材於秦邦禮的故事。

  不過,在日軍佔領了尚海之後。

  秦邦禮就來到了港島,成立了聯合公司。

  公開業務是買賣南北方運來的雜貨。

  但是實際上,確是給陝北秘密的採購緊急的藥品和物資。

  同時負責保管和運送華人華僑的捐款捐物,聯絡海外華僑進行統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