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島,家大業大 作品

第243章 王權更替,中央集權


                 金門大廈。

  相比於外界的躁動,屈臣氏內部其實也有些浮躁不安。

  因為他們自己也沒有想到,自己所在的企業竟然龐大到了這種地步。

  很多品牌,很多工廠,很多收購甚至於連他們都不清楚。

  當《明報》將這些內容曝光出來的時候,他們的震驚並不比外界的任何人要少上半分。

  沒辦法,歸根結底,屈臣氏還是一家零售機構。

  大部分的員工都是與零售渠道鏈息息相關。

  再加上《亞洲好聲音》的熱播,相當一部分人的精力投注在非常可樂上面。

  屈臣氏新增的產業,大多集中在國際製造端。

  屈臣氏本身的製造業,還在起步階段,要是沒有聯合飲料廠,沒有收購過來的眾多產業,也沒辦法發展到現在這個地步。

  而這些錢,全都是邵維鼎輸血提供的,收購的事項也是邵維鼎直屬團隊去推行,少部分相關事業才會由徐浩文和其他的一些高層去執行。

  不過也因為邵維鼎的持續投資,屈臣氏其他股東的股份再次被稀釋。

  他本人對於屈臣氏已經持股90%的股份。

  其中10%,一半在斯沃琪手中,一半在屈臣氏創始三大家族手中。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屈臣氏都能算得上是邵維鼎的私人所有制企業。

  而為了打通零售與製造的通道,在上市之前,讓龐大卻臃腫的各方機構,精簡下來,邵維鼎特地召開了一場涵蓋屈臣氏全球產業的會議。

  不提本身就在港島的管理層,黑松的張中元、維他奶的羅貴祥,在日本的石敢、松本清,在南洋的宋堯、邵維鍾,在韓國的飲樂多公司總經理金泰賢、在日本的寶礦力水特代表大冢志,以及眾多的化妝品日用品產業代表。

  今天,可以說是屈臣氏多方勢力第一次來的這麼整齊。

  要知道,光是收購這些企業,邵維鼎總計就花出去了15億港幣。

  僅僅一家維他奶,邵維鼎就砸下去了3億港幣。

  足足溢價超過一億,才將擁有2.1億資產的維他奶全資收購了下來。

  “今天把這麼多人召集在一起,其實就是想著和大家商量一下,帶大家一起發財的事情。”

  坐在上首位上,邵維鼎笑呵呵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