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島,家大業大 作品

第250章 市值暴漲,開盤價震驚港島


                 一個城市擁有4家交易所,在世界上甚為罕見。

  而且在行政與監管上也有著一定的困難。

  港島證券交易所、遠東證券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九龍證券交易所這四家證券會的合併已然是大勢所趨。

  在去年,也就是1980年,在港英政府的壓力下,港島聯合交易所正式註冊成立,四家交易所合併進入了倒計時。

  雖然這四家交易所現如今還沒有正式合併成為一家,但是屈臣氏的這一次上市,卻並不是在哪一家單獨上市。

  而是在四家證券會聯合上市。

  面對的股民,面對的散戶,面對的資本,呈指數級提升。

  這一成果正是在袁天帆的主導下推行的。

  也只有這位前任港交所副總裁,才能如此的知悉交易所的規矩和運轉方式,然後利用規則達成自己的目的。

  八月一號,四家交易所門口,聚集著無數翹首以盼的股民。

  他們緊張,焦急而又望眼欲穿。

  在門口,他們一抬頭,便能看見四周貼滿了屈臣氏的巨大海報。

  並且用屈臣氏的紅色系標識迎接港島融資規模最大的ipo。

  而不僅僅是這樣,這一次四大交易所對屈臣氏的迎接規格提到了最高。

  不但在敲鐘臺上,直接安放了三塊大屏幕。

  而且在交易大廳內外的宣傳屏幕,基本也都在播放屈臣氏的相關廣告。

  亨利摩根以及巖琦洋介作為大股東正站在邵維鼎身旁,站在港交所的頂層,看著腳下的這一幕。

  “倒是有趣,一個人均gdp只有五千多的城市,竟然有這麼多人喜歡炒股。”

  亨利摩根淡淡道,話語中不自然就透露著一種居高臨下。

  他說的五千多自然是美元。

  1980年港島的人均gdp還只有5900的時候,美國的人均gdp已經來到了27000.

  如此懸殊的數據,也難怪亨利摩根對於眼前的一幕感到驚奇。

  不過同為亞洲國家的人,巖琦洋介只是瞥了一眼腳下,便收回了目光,平淡道:“亞洲人,尤其是東亞人都將極大的熱情投身於博彩業。”

  “股市說到底,又何嘗不是一場巨大的博弈場。”

  邵維鼎聽後笑了笑:“造就這個現象的原因也很簡單,東亞人天生有種‘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階級不甘,大部分人都不滿足於現狀,想要跨越社會階層,以小博大。”

  巖琦洋介還是第一次聽到過這樣的說法:“跨越社會階層.......這個說法有點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