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島,家大業大 作品

第264章 燕京之行,眾人震驚


                 燕京。

  不同於以往,大街上穿著高跟鞋、喇叭褲、尼龍衫,燙了頭髮,手腕上戴著電子錶、石英錶的人越來越多了。

  很多人已經不再執著於寫入黨申請書,也不再講究勤勞奮鬥。

  更多人,談的是南方。

  是練攤,是投機倒把,是錢。

  莫斯科餐廳,非常可樂這些外來玩意兒,成為了一眾人追捧的新鮮玩意。

  今日的燕京與以往並沒有什麼不同,卻也有些不同。

  今天,是港島代表團回港的日子。

  榮繼曾緊緊握著鮑玉港的雙手道:“鮑公,感謝你們為祖國做出的貢獻。”

  這一趟,鮑家父子可是出了血力了。

  不但拿出一千萬美元捐贈了一座飯店,而且還投了一億港幣在家鄉寧波大學上。

  更為關鍵的是,環球航運與大連造船廠的合作。

  不但盤活了大連的造船業,而且還給港島一眾富商樹立了一個極好的合資樣本。

  鮑玉港謙虛道:“這一趟,我也是抱著考察內地的投資環境,為國家做點事情來的。”

  他這句話並不是虛言。

  他出生在寧波,從小就接受的是愛國教育。

  來到港島後,他們父子倆最初從事的就是進出口業務,但後來由於內地的政策發生變化,他們的生意無法繼續進行,不得不考慮改行。

  於是進入了海運業,在與滙豐銀行相互扶持下,短短几十年就成為了全球知名的船王。

  這一次來內地,他深刻意識到內地對於經濟改革的決心。

  再加上他從邵毅府身上,看到了邵維鼎對於內地市場的重視。

  於是,直接押寶,上了重注。

  榮繼曾聽了鮑玉港的話,欣慰道:“從鮑公以及諸位身上,我就知道,港島還是愛國之人更多。”

  “感謝諸位這一次遠道而來,希望大家能將內地的誠意傳達到港島。”

  說著,他面向鮑玉港、金雍、邵毅府等一共十八人,深鞠一躬。

  鮑玉港和金雍等人連忙將他攙扶起來。

  榮繼曾不提先祖顯赫的家世,就是現在,中信集團的創始人兼董事長。

  同時身上還擔著官身。

  這樣位高權重之人,對他們行如此大禮。

  這些港島人,還真不敢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