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港島,家大業大 作品

第299章 全場沉寂,虛榮的本質


                 全場沉寂。

  就算是支持海耶克的寶盛、瑞信、日內瓦銀行這幾家的代表們都沉默了。

  別說擊敗swatch了,就算是精工、卡西歐、西鐵城都是橫阻在他們面前的一座大山。

  要不然,在1970-1980這十年中,瑞士表的出口量怎麼會從8200萬枚跌落到3100萬枚。

  近一半的鐘表企業倒閉,從業人員也從鼎盛時期的90萬人銳減至30萬人。

  無數曾經知名的腕錶品牌隨之沒落或是消亡,或是改旗易幟,大量傳統的製表工具,歷史檔案在此時已經成為無人問津的垃圾。

  這全部都是日本錶帶給他們的。

  他們又怎麼可能天真的以為,AsuAg和ssih這兩家瀕臨倒閉的公司,合併之後推出的石英錶品牌。

  可以打敗精工,和swatch在全球市場上瓜分市場份額。

  “看到各位的表情,我大概也能猜出來你們的答案。”

  邵維鼎微微一笑,緩緩道:“所以,那位海耶克先生計劃中的第一條,全新設計的石英手錶品牌,根本就無法落實。”

  “再回到第二條。”

  “電子石英技術,毫無疑問讓鐘錶擺脫了外界溫度、重力、磁場等因素的干擾。”

  “機械錶再如何精簡結構,再如何提升準確性,都沒辦法和石英錶相比較。”

  “這是科技的勝利。”

  “要是比準確性,用難聽一點的話說,機械錶早就應該被遺棄在歷史的垃圾堆裡了。”

  這幾句話扔出來,震得在場所有人都面面相覷。

  這豈不是說海耶克所提的計劃一無是處?

  雖然感覺不對勁,但是仔細想想又確實是這樣。

  當年精工是怎麼一戰成名的?

  不就是在日內瓦天文臺的競賽中,拿到了第一,最佳機械腕錶的名頭嗎?

  直接包攬了前十名中的後六位。

  最讓瑞士人不能接受的事情在於,精工參加日內瓦天文臺競賽的腕錶,竟然全都是機械錶。

  而包攬前三名的瑞士表可都是石英錶。

  在最擅長的領域被精工打敗,這毫無疑問是巨大的恥辱。

  瑞士機械製表的數百年積澱,在這一年彷彿都成了日本人輝煌成績的一種陪襯。

  這種頹勢還繼續體現在1970年的日內瓦天文臺競賽上,精工又再度完勝瑞士,參賽腕錶的團體總分和單隻腕錶的最高分都創新高,甚至打破了九項比賽紀錄……

  再往後,便是浩浩蕩蕩的石英危機。

  想到這些過往,眾人全都沉默了起來。

  什麼話都說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