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碼不識途 作品

第001回 秦始皇御駕親征 趙廉傑遣將拒敵

 丞相甘羅在旁奏道:“韓國侯章邯,老成持重,多謀善斷,且勇冠三軍,可任中軍元帥之職。”

 始皇遂封章邯為中軍大元帥,掛都招討之印,統領東西兩川、南北二路文武官兵,賜龍鳳劍,可先斬後奏。又封王翦為前部正先鋒,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趙高為左監軍,孫明為右監軍;顏真為左軍統領,燕易為右軍統領;武安君白起為後隊軍門,負責糧草調度;金子陵隨駕親征,加封為參贊郎。

 章邯與王翦領旨下教場,挑選精兵強將,預備八月十三日起行。旨意下達,御駕回營。

 時光荏苒,不覺間已至八月十三日。始皇傳旨,命章邯等人在御教場候駕,舉行祭旗儀式。旨意下達,城中車馬喧譁,一夜未停。

 次日,始皇告別了三宮六院,宣丞相甘羅上殿,託其代理朝政。一切安排妥當後,始皇傳旨排駕,前往御教場發兵祭旗。朝中文武百官在午門設宴,為始皇餞行。始皇滿飲三杯御酒後,直奔教場而來。

 至教場演武廳前,章邯等人上前參見。始皇環視四周,只見軍容整肅,氣勢如虹。旌旗飄揚,炮聲隆隆,隊伍整齊劃一。將士們精神抖擻,鬥志昂揚。始皇見狀龍心大悅,傳旨祭旗興師。隨著幾聲大炮的轟鳴,祭旗儀式開始。

 隨後,三軍浩浩蕩蕩地離開了御教場,直奔界牌關而來。一路上,經過本國的關隘時,守城官兵皆出城接駕。

 不多日,始皇的御駕押住後隊,正行間,只見王翦飛馬前來奏報:“大軍離界牌關僅有五里之遙,請旨定奪。”

 始皇傳旨就地安營紮寨。三聲炮響後,大軍止步搭帳,黃羅金頂寶帳屹立其中。

 始皇進入寶帳後,傳旨道:“今日行軍辛苦,眾文武免朝。”眾臣領旨各歸本帳歇息不提。

 界牌關,這座屹立於趙國邊陲的雄關,歷來是秦軍出入趙國的咽喉要道。正因有了這關隘的阻擋,秦國每每圖謀諸侯,總是無功而返。這關隘對於趙國而言,至關重要,因此趙國派遣重兵大將駐守。關內,有一位威名赫赫的總兵,姓廉名傑,乃名將廉頗之子,他精通兵法,武藝高強,手下統領五營四哨,還有數十名偏將共同守護此關。

 數日前,有飛騎急報傳來,說秦國將於八月十三日起兵,意圖併吞六國。此次出征,秦國拜章邯為元帥,王翦為先鋒,更是御駕親征,不日即將兵臨城下。廉傑聞訊,立刻下令城外居民遷入城中,環城房屋盡皆拆除,四野一片空曠。他備足弓矢、擂木等守城之物,緊閉城門,嚴陣以待。

 那日午時,城外炮聲隆隆,震天動地,廉傑知是秦軍已到。他急忙備馬,親自率領眾將登上城樓瞭望。只見遠處征塵滾滾,遮天蔽日,殺氣騰騰,直衝雲霄。

 廉傑看罷,心中暗自警惕,吩咐守城官兵小心防守。他打馬下城,一夜無話。

 次日清晨,廉傑升座,忽有守城的旗牌來報,說城外有秦兵討戰。廉傑擺手示意旗牌退下,隨即望向帳下眾將,說道:“哪位將軍願出城會一會秦將?”

 話音剛落,只聽一聲答應,左哨大將賀開基應聲而出,表示願意前往迎戰。

 廉傑大喜,說道:“將軍可帶五百人馬出城會戰,切記小心行事。”

 賀開基正欲接令,忽見隊中閃出一人,乃是正印先行官王賁。此人勇冠三軍,在趙國算得上是數一數二的好漢,年紀雖輕,但武藝高強,身高一丈,腰大十圍。

 他請戰道:“元帥,小將願隨賀將軍出城迎敵。”

 廉傑見是王賁,心中更是歡喜,說道:“將軍願與賀將軍一同出馬,必然能夠斬將搴旗,建立大功。”

 於是下令二將帶兵出城迎戰。二將辭別元帥後,各自回營披掛整齊,提兵上馬。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