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碼不識途 作品

第005回 孫燕臨淄取救兵 沈祥金殿諫勇將

 在月色的映襯下,燕丹公主手持書卷,眼中閃爍著晶瑩的淚花。

 她柔聲道:“孫兒,你此次前往東齊求兵,必須去天台山尋你三叔。他身高丈二,腰圍八尺,滿面紅光,長鬚飄飄,便是你的三叔了。你只需告訴他,你父兄的仇恨不能不報,如今秦兵圍城,易州危在旦夕。你難道忍心看著母親和祖母身陷險境嗎?若是這樣,即便是大羅神仙也不會原諒你的。”

 公主的話語中充滿了擔憂與期待,孫燕跪在階下,燕國的君臣們也都紛紛垂淚。

 公主扶起孫燕,輕輕拭去他的淚水,叮囑道:“孫兒,你此次出行非同兒戲,全燕國的社稷和百姓都寄託在你身上。你需早去早回,若成功衝破秦軍重圍,便放一支火箭為號,讓祖母和聖上安心。”

 隨後,公主又轉向班豹,嚴肅地囑咐他務必保護好孫燕,小心行事。班豹點頭答應,表示一定不負所托。

 燕昭王親自為孫燕背上文書,敬上三杯御酒。他對班豹說:“此次求兵全仗你扶持孫燕,若成功歸來,孤必封你為指揮之職。”

 孫燕與班豹齊聲叩頭謝恩,隨後在昭王和公主的目送下,策馬出城。

 此時夜色正濃,月光如水灑滿大地。昭王與公主目送著孫燕二人漸行漸遠,直到他們的身影消失在月色之中。昭王這才轉身回城,登上城牆繼續觀望戰況。

 而公主則默默祈禱,希望孫燕能夠順利求得救兵,拯救燕國於危難之中。

 話說秦國眾將,得勝歸來,筵席之上,觥籌交錯,正談論著孫燕的勇猛,以及他如何破解誅仙劍的神奇。金子陵坐在首席,眼角的餘光忽然瞥見大纛旗無風自動,心中不由一驚。

 他悄悄掐指一算,臉色微變,對眾將道:“今夜易州的孫燕將前來偷營,他計劃前往東齊求援,必然經過東營。此人既然能破誅仙劍,想必有些道術,我等不能以常理應對。他一個人固然難以衝破我秦營,但我們也不能掉以輕心。東去二十餘里,有座荊軻山,地勢險要,是他前往東齊的必經之路。以我之意,我們應派遣猛將重兵,在那荊軻山四面埋伏,待孫燕進入山中,再圍而殲之。如此,即便他插翅也難飛出,更可避免他騷擾我營,驚擾聖駕。”

 章邯點頭贊同:“軍師之言極是。”隨即下令全軍飽餐戰飯,餵飽戰馬,眾將也各自回營披掛。

 不一時,聚將鼓響,金子陵登上將臺,對眾將道:“我已算得,今晚三更時分,孫燕必將到達荊軻山。你們務必小心應對,不可讓他逃脫。如有違抗軍令者,軍法從事。”

 他隨手拔出一支令箭,遞給副先行王賁:“你領五百人馬,駐守東營。孫燕若來衝營,你只需與他戰上幾合,然後放他出去,隨後緊追至荊軻山。他若進山,你便在山前紮營,待見到高山上亮起紅燈,你再領兵殺出。”

 王賁領命而去。金子陵又連發幾支令箭,分別派遣殿西侯、章邯、王翦、白起等人,各帶五百人馬,在荊軻山的左、右、後三方埋伏,並特別叮囑白起:“武安君,荊軻山後山口極為關鍵,孫燕必由此出。你務必小心應對,若有疏忽,恐怕數十年英名付諸流水。”

 白起領命而去。金子陵安排好一切,又進宮面見始皇,奏明一切。隨後,他親自率領二百軍校,跨上梅花鹿,直奔荊軻山而來。他選擇在最高處埋伏,備下滾石擂木,以防孫燕搶上山來。

 今夜,荊軻山註定是個不眠之夜。秦國的將領們各就各位,只等那易州的少年英雄孫燕自投羅網。一場大戰,即將在黎明前爆發。

 在月色朦朧的易水邊,孫燕與班豹主僕二人悄然渡過。孫燕好奇地問班豹:“班兄,我從未去過臨淄,該如何選擇路徑?”

 班豹撓了撓頭,笑道:“小主,我也未曾踏足過那片土地,但據我所知,往東經過荊軻山,便是通往臨淄的大道。我在荊軻山打過獵,對那條路頗為熟悉,跟我來便是。”

 言罷,班豹一躍上馬,領著孫燕來到了護城河邊。城上的守軍放下吊橋,兩人順利過河,吊橋隨後升起。班豹在前,孫燕在後,兩匹馬兒緊隨其後,直奔秦國的東營。

 月光下,秦營顯得寂靜無聲,班豹心生疑竇:“此時不過二更時分,難道秦人都已沉睡?這其中必有蹊蹺,我們得加倍小心。”

 孫燕卻灑脫一笑,道:“秦兵若醒,我們便衝過去;若不醒,更要衝過去。縱有埋伏,我又何懼?”言罷,他催動白龍駒,竟超過了班豹,直衝秦營。

 突然,營內一聲炮響,燈火通明,營門大開,一員將領躍馬挺槍,大喝道:“孫燕休走,王某在此恭候多時了!”

 孫燕聞言大怒,緊握白纓槍,與王賁戰在一處。班豹也從旁協助,雙鐧舞動。幾個回合後,王賁虛晃一槍,向東北角敗退。孫燕不敢追擊,緊催馬兒直奔秦營。秦兵見狀紛紛閃開,讓出一條大路直通營外,竟無一人阻攔。孫燕與班豹飛馬闖出東營,秦兵隨即合圍追來。

 此時,班豹提醒孫燕:“小主,我們且慢些,在此等候片刻。待秦兵進山時,我們再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然後從容前往東齊。這山裡的路徑,我頗為熟悉。”

 孫燕點頭同意,兩人勒馬停在山口附近。等了片刻,卻不見秦兵進山。突然,山外一聲炮響,山內應聲四起,喊殺之聲震天動地。孫燕大驚失色:“班兄,這山裡已有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