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碼不識途 作品

笫008回 指迷津毛遂破雲封 犯殺戒孫臏下天台

 話說在那青石山的閉陰洞中,住著一位真人,姓毛名遂。此人五短身材,步態獨特,一雙金眼炯炯有神,兩道紅眉猶如烈火。

 他生性乖巧,手腳伶俐,早在春秋之時便得道成仙。

 他曾在孟嘗君田文門下為客,以智謀保孟嘗君安全,三盜狐裘、變雞開關等事蹟傳為佳話。之後,他拋卻紅塵,上山修道,與天台山的孫臏結為兄弟。每當孫臏遇難,毛遂總是挺身而出,救他於危難之中。

 這一日,毛遂在閉陰洞中讀完三卷黃庭經,心中無事,便想前往天台山與孫臏閒談。他吩咐童子看守好洞門,自己則駕起祥雲,向天台山飛去。

 到了山前,他按下雲頭,卻發現天台洞口被白雲封住。

 他心中暗想:“三哥今日必不在洞中,不知往何處談經去了,我且到別處走走再來。”於是,他又駕起祥雲,往別的山峰飛去。

 原來,孫臏在祭完大冰之後,感受到一陣狂風襲來,心知不妙,急忙吩咐童子關上洞門,並用法術將洞口封住。

 李叢見他神色慌張,不禁問道:“師父,您為何如此驚慌,要把洞門關上?”

 孫臏長嘆一聲,道出原委:“徒弟,你有所不知。你師弟孫燕前往東齊求援,他知道袁達、李牧不是王翦的對手,所以在襄王面前苦苦哀求要見我。我當初辭別下山時,曾留下一紙柬帖給國師卜商。他是個賢人,我本想度他為仙,故此留下柬貼,以便他日後醒悟,前來尋我。誰知如今卜國師與孫燕一同來到天台山,要請我下山相助。我心中矛盾,父兄之仇、徒弟之仇不能不報,但王翦乃是拗離國雲光洞海潮聖人無當老祖門下,奉千佛牒文、上帝敕旨、九天應元雷神普化天尊降世,保秦始皇併吞六國的。燕國當滅,縱有迴天之本領,也不能挽回。若見了孫燕,必被他纏下山去,這一旦犯了紅塵之戒,其災不淺。因此,我才封了洞門,以避此災難。”

 李叢聞言,雖未出聲,但心中卻想:“好狠的老道士,父兄徒弟之仇不報,卻講出許多大話嚇人。往常間總說他有偷天換日之能,今日卻被一個秦將王翦嚇得不敢下山。我且不管他,若有人打門時,我就出去開門放他們進來,看你怎樣推脫。”想罷,他便離開了三清殿。

 卜商和孫燕,帶了十數位家將,走出了臨淄的東門。他們向東走了五百里路,花了整整七天的時間,然後找了一家館舍住了下來。

 卜商打開了孫臏留下的柬帖,只見上面寫著幾行小字:

 “要去天台山,出東五百里。地名佳境村,再往西北去。直行三兩日,可見古松樹。樹前見小橋,渡橋須切記。逢檜必轉彎,方見天台路。”

 卜商和孫燕看了柬帖後,心中大喜。

 他們叫來館舍的人,問道:“這裡附近有沒有一個叫佳境村的地方?”

 館舍的人回答道:“離這裡六十里,就是佳境村了,那是我們東齊的管轄範圍。那裡的山水秀麗,確實值得一遊。如果相爺和將軍去那裡遊玩,一定會覺得很有趣。不過今天天色已晚,可能趕不到了。不如明天我領你們去如何?”

 卜國師笑道:“我們也不需要你們引路,我們去那裡也不是為了遊玩,只是要去天台山而已。你知道天台山在哪裡嗎?”

 館舍的人聽了一愣,他並不知道天台山在哪裡,所以不敢亂回答,只是連連點頭,然後下去準備酒飯招待他們。

 卜商和孫燕在館舍裡過了一夜,第二天一早就問明瞭去佳境村的路,然後離開了館舍。他們按照館舍的人所說的路線,一直走到太陽斜照的時候才到達。

 佳境村果然如柬帖上所說,別有一番幽趣。兩人無心欣賞風景,他們找了一戶農家,餵了馬匹,各自吃了些乾糧,然後按照柬帖上的指示繼續前行。他們日夜兼程,終於看到了一片密密麻麻的長松林,從山腳一直排到山頂。

 兩人帶著家將進入了長松嶺,這裡的幽靜雅緻令人心曠神怡,彷彿行走在滄海之中,濤聲震耳欲聾。

 他們行走了半天,才過了萬松嶺。只見四面高山疊翠,峻嶺直插雲天。此時陽光初升,滿山的草木並未顯露出枯黃的跡象。每當一陣風吹過,泉水和松濤的聲音交織在一起,令人心胸開闊,無一絲雜念。

 卜商找了一塊大石頭,下馬坐下。

 孫燕也下了馬,卜商感嘆道:“自古以來的隱士,都喜歡隱居在山林泉石之間。即使身份尊貴如王侯,財富豐厚如千金,也不能改變他們的志向。看來這裡與我志同道合的人不少。即使我來到這裡,也產生了隱居的想法。回想名利場中的種種苦楚,真是令人不堪言說啊。”

 孫燕在一旁坐著,他一心只想著去天台山請三叔下山為祖父報仇。他根本沒聽見卜商的話,甚至連這些山水樹木也視而不見。

 他開口問道:“老柱國,這裡離天台山還有多遠呢?”

 卜商笑道:“將軍,我又沒去過天台山,怎麼知道還有多遠呢?”

 孫燕道:“既然如此,我們就不必在此逗留,耽誤了行程就不好了。還是趕緊上天台山要緊。”

 卜商無可奈何,只得重新上馬。他們行走不到幾里路,就看到一座大石橋。過了石橋,萬山俱不見,眼前出現了一片廣闊的平地,還有無數松林。只聽得鳥鵲聲喧,卻不見一個人影。

 他們穿過一片松林,來到一條小溪前。這條小溪橫在路上,迎面而來。溪水左右並無樵夫小徑可走,只得按照柬帖上的指示行事。他們看到檜樹就轉彎前行。

 此時天色已晚,萬山聳立,風雲吼聲如龍吟虎嘯,眾人心中都有些膽怯。幸好樹葉間透出月影,勉強可見路徑。

 他們不敢停留,只顧尋找檜樹。當他們找到檜樹時,天已經快亮了。抬頭一看,迎面一座高山峻峨聳立,整齊劃一。

 只見層巒疊嶂翠綠欲滴,疊嶂流青如詩如畫。四季不謝之花綻放著絢爛的色彩,百年長青之草散發著勃勃生機。白猿獻果嬉戲其間,斑鹿口含靈芝悠然自得。鶴鳴猿啼之聲此起彼伏,龍吟虎嘯之聲震耳欲聾。青松翠柳遮住了紅日的光芒,錦樹琪花環繞著白雲的倩影。

 這裡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彷彿置身於人間仙境之中。

 一行人邊遊山景邊談笑風生,忽見一巨大石碑矗立在眼前,上面刻著斗大的三個字:天台山。

 眾人齊聲歡呼:“到了,到了!”

 孫燕催促道:“老柱國,快下馬,我們找洞府去吧。”於是眾將攙扶著卜商開始攀登山路。

 他們找了好一陣子,只見霧氣繚繞,卻不見洞府的蹤影。

 孫燕有些焦急:“老柱國,您找不到天台洞嗎?”

 卜商笑著回答:“我哪知道呢,既然這裡叫天台山,應該有天台洞才對。將軍不必著急,我們再找找看。”

 他們又繞了一圈,仍然沒有發現洞口。

 卜商畢竟年事已高,雖然有家將攙扶,但走完這一大圈後已是氣喘吁吁,連連搖頭:“奇怪,奇怪,山已經找到了,怎麼洞卻不見了呢?”

 孫燕見狀,便道:“老柱國,您在此休息片刻,我們分開去找,或許大家之前找得不夠仔細,分開找的話,應該能找到。”

 卜商點頭同意:“將軍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