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碼不識途 作品

笫008回 指迷津毛遂破雲封 犯殺戒孫臏下天台

 於是他坐在路旁一塊光滑的石頭上,孫燕則安排四名家將守護著他。

 眾人分開後,四處尋找了一個時辰,最後都回到原地彙報:“這座山四周都是下山之路,並沒有深坑大壑。雖然山勢高峻,但都是直上直下的。我們從山頂一直找到山腳,又從山腳找到山頂,連個小洞都沒看見。”孫燕此時急得雙眼通紅,心如刀絞。

 就在這時,班豹提出一個想法:“或許天台山和天台洞根本不在一個地方。”

 卜商聞言怒道:“豈有此理!柬帖上明明寫著到天台山就能見到天台洞,怎麼可能另有所在?”

 孫燕也呵斥班豹:“休得胡言!三叔留下的柬帖和老國師所說的一致,豈能有假?”

 正當他們議論紛紛之際,突然傳來一聲牛吼。

 眾人一愣,卜商說道:“這不是牛吼聲嗎?必定是你三叔的盤角青牛在叫,你們快再去找找。”

 孫燕聞言,立刻又組織了一輪搜尋。然而回來後卻一無所獲:“連牛影子都沒看見。”

 正說著,牛又連叫了兩聲。

 卜商肯定地說:“這絕對是盤角青牛的聲音,錯不了。”

 孫燕皺眉道:“既然有青牛吼聲,那洞門應該就在附近了,怎麼就是找不到呢?”

 卜商思索片刻後說:“我有個主意,空山迴音最是洪遠。我們不必亂走,只需大聲呼喊你三叔的法號。山音迴盪得遠,或許他能聽到我們的聲音,派人出來迎接我們。”

 孫燕覺得有理,於是吩咐眾人齊聲呼喊。山谷中迴盪著他們的聲音,不絕於耳。

 且不提他們的喧鬧,毛遂在天台山附近遊玩了一圈後返回。他站在雲端之上,只聽得下方人聲鼎沸,不斷呼喚著孫臏的道號。

 他好奇地向下望去,只見山中有一行人,數十匹馬,還有一塊光滑的大石頭上坐著一位老者和一位少年,兩人都穿著官服。

 毛遂心中滿是疑惑,暗想:“這是怎麼回事?且不管他們,我先下去問問。”

 於是他按下雲頭,穩穩落地,邁開短腿朝人群走去。

 一個眼尖的隨從立刻注意到了他,驚訝地喊道:“你們看,那山凹裡走來個什麼東西,是妖精還是鬼怪?”

 另一個人也附和道:“哎呀,是個矮人啊!”

 孫燕回頭一看,果然見一個矮人搖搖擺擺地朝這邊走來。他心中暗自高興:“正好有人來,可以問問路,你們別嚇到他。”

 正說著,那人已經走到他們跟前,一身道家打扮。他二目如鈴,露出寶光,身高雖只有三尺,但氣質非凡。他身穿藍色道袍,腳踏雲履,滿面霞光,顯得半蒼半仙。

 卜商和孫燕一起上前拱手道:“仙長,您好。”

 毛遂也拱手回禮道:“各位好。”卜商問道:“仙長從何而來?”

 毛遂回答:“貧道在前山居住,因從此經過,想找個道友談談。各位是從哪裡來的?到此有何貴幹?為何呼喊孫伯齡廣文仙子的名字?莫非在此山中失去了他們二人?”

 卜商解釋道:“並非如此,我乃齊國上卿卜商,這位是燕國的皇親瑞陵君孫操之孫,正總戎孫龍之子,也是天台山天台洞廣文仙子孫臏的侄子。他祖父因與秦國交兵,命喪秦將王翦之手。如今秦兵圍困易州,他揹負燕主的文書,前往臨淄求援。又奉他祖母燕丹公主之命,來天台山請廣文先生的。二十年前,廣文仙子曾留下一封柬帖,交給老夫保管。柬帖上說,日後若要來天台山,打開此柬,便可知道路徑。如今我主也有書信,派老夫與孫將軍同來。我們按照柬帖上的路線走到此處,又見山下石碑刻著‘天台山’三字。只是找了半天,竟找不到洞口。道長若是知道,還請指引我們到天台洞,必有重謝。”

 毛遂聽完,心中已有計較:“原來如此,這刖夫是怕侄子來糾纏他,所以用白雲封住了洞口,讓他找不到。只是人豈能沒有父母兄弟?三哥你若不下山報仇,豈不遺臭萬年。我有個主意。”

 於是他說:“原來各位是貴人,要到天台洞去請孫廣文的。貧道倒也認得天台洞,只是我指引你們去,千萬不可說是我指引的。”

 眾人大喜道:“謹遵仙長之命,請問該從哪條路去呢?”

 毛遂伸手指向左邊道:“從此左轉,便可見到。”

 孫燕打趣道:“咱們可都繞這兒轉了五六圈了,連個洞的影子都沒見著。”

 毛遂則是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樣,笑道:“孫將軍,您就聽貧道的,保準能找到。”

 孫燕無奈,只好帶著手下沿著毛遂所指的方向前行。剛走了幾步,回頭一看,毛遂已經不見了蹤影。

 眾人驚訝不已:“剛才那個道士哪去了?莫非真是神仙來指點咱們了?”

 孫燕搖搖頭:“別管那麼多了,咱們先按他指的路找找看。”

 其實,毛遂並沒有真的消失,而是施展了隱身術,悄悄跟在他們後面,一邊走一邊唸誦散雲咒語。

 沒過多久,孫燕等人走了不過幾百步,突然山旁閃出一道洞門,上面橫掛著一塊匾額,大書“天台洞”三字。

 眾人見狀大喜過望,這正是他們苦苦尋找的地方。孫燕立刻搶步上前,用力拍門。

 而在洞內的李叢,聽到外面有人呼喊師父的道號,心中暗自高興:“終於來了,看那個老道士怎麼躲。”

 等了一會兒,只聽外面亂哄哄的,卻不見有人敲門,他不禁有些著急:“這些人難道都是瞎子嗎?這麼大的洞門不進去,在外面瞎嚷嚷什麼。”

 他本想開門出去看看,但又怕師父責怪,正猶豫間,突然聽到拍門聲,頓時喜出望外。他也不管孫臏讓不讓開門,三步並作兩步跑了出去,“嘩啦”一聲將兩扇洞門大開。

 孫燕正好迎面走來,兩人打了個照面。

 李叢身材高大威猛,豹頭環眼,氣勢如虹。他的聲音如同洪鐘大呂,讓人不禁暗暗讚歎。

 孫燕心中也暗暗稱讚:“真是個好相貌!”

 李叢則問道:“你們是從哪裡來的?到這裡幹什麼?”

 孫燕便將來意說了一遍。李叢聽後說道:“原來是師弟啊,你們稍等片刻,我去稟報師父。”

 說完,他轉身上了三清殿,跪下稟報道:“門外有燕國的孫燕、齊國的卜商要見師父。”

 孫臏在殿內聽到稟報,不悅道:“誰讓你去開門的?”

 李叢辯解道:“有人來敲門,難道不開嗎?”

 孫臏斥道:“你這個孽障!還不快下去!”說完,他起身扶起沉香拐,緩緩走了下來。同時吩咐童子擺好香案。

 此時,孫燕和卜商已經進了洞門,毛遂也隱身跟了進來,先去了三清殿。

 卜商與孫燕拾階而上,只見從殿上走下來一位道士,他的面龐宛如滿月,目光如流星般閃爍。他頭戴三叉冠,腳穿魚皮鞋,身著豆青袍,腰間束著黃絨帶。背後插著一面杏黃旗,手中扶著沉香拐。

 卜商一眼認出這就是孫臏,心中大喜。孫臏快步上前,倒身便拜:“早知我主的旨意和母親的慈諭已到,我應該遠道相迎。來遲了,請在旨意前治罪。”

 他連磕了四個頭,起身接過旨意,轉身上了三清殿,放在供桌中央。

 卜商與孫燕上前與孫臏見禮。孫臏一手挽住卜商,一手扶起孫燕,仔細打量他,見他眼中閃爍著神光,龍骨高聳,知道他有幾年皇帝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