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碼不識途 作品

第031回 羞敗怒擺鎖地雷 救急魔差紙人馬

 秦始皇在法臺上目睹了眾將的激烈戰鬥,只見秦兵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六名將領敗下陣來。他心中焦慮不已:“這些燕將如此勇猛,倘若他們衝上臺來,我恐怕命不久矣。”正當他慌亂之際,孫燕如猛虎般衝上臺來,大聲喝道:“始皇,你的末日到了!”

 隨著他的一聲大喝,一團白雲直撲過來,秦始皇嚇得面色如金紙般蒼白,嘴唇更是青紫一片。君臣們亂作一團,驚慌失措。

 突然,一道金光從天而降,海潮聖人現身臺上,大聲安撫道:“聖上勿慌,有貧道在此護駕。”他迅速撒出無極圖,化出一道金光,將秦始皇及其君臣托起,扶上了一座金橋。海潮聖人則縱身雲光,騰空而起,手持無極圖,引領眾人升空而去,迴歸大軍之中,成功擺脫了這場大難。

 燕將們見秦始皇君臣騰空而去,知道海潮聖人的法力無邊,便不再追趕。他們轉而衝下法臺,繼續追殺剩餘的秦兵。

 與此同時,全山五騎各自率領大隊人馬,按照五行的方位披掛整齊,衝向陣外的五座營盤。蒯文通擂鼓助威,正遇陣內眾將殺出,雙方會合一處,一時間將五座營盤踏為平地,秦兵被殺得人仰馬翻,哀嚎聲不斷。最終,他們徹底殲滅了秦兵,成功破解了混元陣。

 戰場上,鞭聲金蹬響徹雲霄,人們高唱凱歌迴歸。這一場激戰,不僅展示了燕將們的英勇無畏,也彰顯了海潮聖人的神通廣大。整個戰場充滿了英勇與智慧的氣息,成為了一段傳奇般的佳話。

 眾將凱旋而歸,回到營中報告戰功。孫臏親自下階迎接,笑道:“真是難得,眾位將軍齊心協力,破了此陣,立下赫赫戰功。”他隨即命令軍政司將功勞記錄在冊,讓眾將回去休息。

 只見毛遂走上前來,半開玩笑地說:“孫兄,真是辛苦你了。”孫臏坐下,回應道:“毛兄,你也受驚了。”毛遂擺擺手,道:“這都是我自找的,偷了你的牛也就罷了,還害得你損失了三位門徒,我心裡實在過意不去。那陣勢真是太厲害了,若非你請來了那幾位旗牌手破陣,我這矮命恐怕就交代在那裡了。”

 孫臏輕嘆一聲,道:“他們的生死早有定數,與我無關。”毛遂聞言,鄭重其事地施了一禮,道:“孫兄,我有一言相勸。並非是我拉你下山,讓你陷入這險境。如今我師徒打算歸隱深山,不再過問世事。看看秦營那邊,紫氣東來,兆示吉祥。孫兄你雖法力無邊,但逆天行事終究不妥。我勸你同迴天臺,只是你大事未了,我幾次下山相助,也險些喪命。我在此也是無用,不如就此別過,回青石山去,免得擔驚受怕,隱姓埋名,各自修行去吧。”

 孫臏聞言,感慨道:“毛兄,你怎能忍心讓我在此受難?”毛遂搖頭道:“這也是你自找的,你留我也無用。”孫臏道:“那你再多留幾日,幫我退了秦兵,我們再一同回山也不遲。”毛遂苦笑道:“孫兄,這可比登天還難。你是大羅天仙,根基深厚,豈會不知天意?我勸你早日安葬父兄骸骨,速速回山才是正理。我實不能奉陪,就此告別。”

 說完,毛遂轉向蒯文通,道:“你也跟出家人回山去吧,你在此也是無益。”蒯文通聞言,上前向孫臏叩了三個頭,拜別之後,與毛遂一起出營。孫臏與眾將送到營外,灑淚而別。毛遂拱手道:“列位請回,孫兄務必見機而行,保重身體。我去了。”言罷,一聲響動,駕起祥雲,師徒二人迴轉青石山去了。

 孫臏與眾將回到中軍大帳,吩咐擺宴慶功。這且不提。

 話說海潮聖人,以無極圖化金橋,助秦國君臣安全返回大營,再次登上中軍大帳,清點人馬,發現損失了五千士兵和五名戰將。秦始皇憂心忡忡,向海潮聖人感慨道:“老祖,孫臏的神通真是深不可測,若不是你的法力相助,我險些命喪他手。我想,或許我們應該收兵回國,避免更多的生靈塗炭。”

 海潮聖人安慰道:“聖上,勝敗乃兵家常事,不能因為一次失敗就心生退意。天意站在我們這一邊,若我們不順天而行,必將遭受天譴。孫臏這個叛逆之人,逆天而行,註定不久將滅亡。”

 秦始皇點頭,卻仍有些擔憂:“老祖,你說孫臏逆天而行,將不久於人世。但我看他的實力確實強大,別的玄門中人都不是他的對手。你是掌教之主,擁有無上法力,卻也被他破解了陣法。究竟還有誰能製得住他呢?”

 海潮聖人聞言,面色羞紅,怒氣衝衝道:“非是貧道敵不過他,實在是因為他請來的幫手都是命大福大之人。貧道不敢逆天行事,所以才奈何不了他。”

 二人正談論間,軍政司上帳稟報:“啟稟王爺,國師金子陵已調兵回營,正在營門外候旨。”秦始皇立即宣召金子陵進見。

 不一會兒,金子陵來到黃羅帳前,朝拜完畢後,又向海潮聖人叩頭。他奏報道:“臣遵旨前往咸陽調兵,現已調回三萬大軍,大炮三十六門,小炮七十二門,共計一百零八門,特來繳旨。”

 秦始皇稱讚道:“卿家一路辛苦,暫且下帳休息。”

 這時,海潮聖人插話道:“既然金子陵已取回大炮,我主不可怠慢。應立即準備三牲祭禮,率領文武百官親自虔誠祭祀,併為大炮披紅。這樣,貧道才能施展法力,攻破易州。一旦易州被破,孫臏定會不戰而退。”

 秦始皇聞言大喜:“但願如此,這將是我大秦的幸事。”他立即傳旨排開香案,準備三牲祭禮,親自率領文武百官進行祭祀。各大炮也都披上了紅色的披風。

 祭祀結束後,眾人一同回到黃羅帳,設宴慶賀。這一日,大秦君臣歡慶勝利,期待著即將到來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