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告 作品

第十九章 我選曹操,當世之傑【求追讀求票】

 可惜,丁原沒這個膽子。

 真要私自興兵,弄死董卓,在洛陽城郊,萬眾矚目,和造反也差不多了,他不敢。

 現在的董卓,並沒有真的禍亂朝綱,天怒人怨。

 他只是露出這個跡象,包括智慧驚人的荀彧,也只看出董卓有異心。

 而當前的皇權,還殘留著最後的權威。

 這種情況下,讓丁原盡起精銳,襲殺幷州牧董卓,他既沒這個魄力,也不覺得是良策,甚至有些嗤之以鼻。

 第二個方法是讓丁原調兵,往董卓來的路上,嘗試阻截其後續兵馬。

 不管成不成功,只要兩軍遭遇,對峙,就能讓一些人看清董卓的真面目。

 這是釜底抽薪,當眾人的目光集中在洛陽時,曹操,荀彧則在考慮其他方向,無所不用其極。

 只要丁原同意,至少能給董卓的謀劃,帶來巨大的變量。

 不過私調大軍與董卓開戰,和上次千餘人在城外衝擊董卓的假營地,完全不同。

 兵馬糧餉,也不是說打就能打。

 一則未必來得及,二來調大軍和董卓拼個死活,賭上一切,丁原仍選擇了拒絕。

 所以荀彧去找丁原,獻上三策,他選了第三個。

 剩下的唯一辦法是……讓董卓來洛陽,在洛陽與其斡旋交鋒。

 “丁原倒是同意,董卓若真有不臣之舉,他願全力與其對抗。”

 荀彧嘆了口氣,“可惜了,董卓的兵馬若來,朝局危矣!你之前在城門堵其入城的努力,也盡復落空。”

 “沒那麼嚴重。”

 曹操道:“董卓有野心卻無治政之才,他大軍來了我們仍有斡旋的餘地,沒那麼可怕。”

 荀彧想了想,“你之前所行,不就是為了阻止董卓入洛陽?

 丁原不敢出兵,之前的謀劃平白浪費了。”

 曹操樂觀道:“怎麼會白費,你,王允,乃至盧尚書,京兆尹蓋勳,皆會與我們站在一起,大有可為。董卓為人酷厲,不得人望,蹦躂不了幾天。”

 曹操有個非常顯著的特點,就是他的逆境操盤能力,縱觀歷史也是少之又少的級別。

 他打出來的勝仗,多是逆境,弱勢,比如官渡之戰。

 其實他一開始就知道很難在洛陽之外,解決董卓。

 主要是時間太短了。

 原身不知歷史走向,他穿過來沒幾天,倉促行事,已做了很多。

 董卓就算來了,也無非事來應對。

 “有沒有可能說動其他人,參與進來,一起行事。”荀彧道。

 “洛陽現有禁軍不足兩萬,分散在不同將領手裡,多是何大將軍舊部,他一死,爭權奪利,如一盤散沙,都不堪用。

 此外就是八千西園軍。唯丁原有大量兵馬在洛陽附近,可用,餘眾皆來不及。”

 曹操反覆考慮過當前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