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水不回 作品

第 41 章 “我做主編?”學...

 可惜,現階段著實沒有,這小報社沒開始盈利,也不需要招聘工作人員,二人只得先報了個名,笑話了一番江南和楊玲的狗腿模樣,就走了。

 幾人忙碌一週多後,才將一份完整的報紙油印出來,江南三人激動地手抖。

 報紙上除去江南的大篇幅小說,和兩篇千字三元徵來的稿子,就是吳慧專門去醫院諮詢來的結紮手術與上環手術的利弊對比,以及宋明陽同志匿名提供的手術前後感受,江南接到吳慧遞來的稿子時震驚又感動。

 審閱過後,三人均是八百米厚的親媽濾鏡,覺哪兒哪兒都不錯,互誇了一陣,又開始緊張機械的印刷工作。

 花了一整日的功夫,才印出兩百份,前期工作準備完成,只等引爆。

 這一日,校園報發行。

 同學們聽說這一期竟有歐陽林林的文章,爭相購買,好一睹為快,對於報紙不同平日的厚度也沒太在意。

 直至眾人翻找到歐陽林林的名字時,才發現這並不是她的新作,而是一篇批判兼討論的文章。

 文中記事件起因乃歐陽林林發現近期小有名氣的同學江南,花費大量時間精力,只為創作一篇狗血的家庭倫理小說,她感到深深不解與痛惜。

 因此在文中,引經據典、言辭辛辣指責江南虛度光陰、浪費才華,進行如此無意義的創作,又質問江南是否為江郎才盡,此番打算躺在成績上吃爛錢云云,共計好幾百字。

 之後,她又一改態度,心平氣和邀全校師生共同探討、理性分析江南創作這篇小說的目的、意義到底為何,是否為她曲解,如有不同意見,歡迎來辯!

 因文章中只透露了江南小說的些許無頭無腦的信息,及少許吸引人的狗血橋段,宛如後世的短視頻營銷號,勾得本就好奇這場論戰文章來源的同學們,更加心癢難耐,四顧尋人找原文一看究竟。

 只將校園報展開來回翻動之時,才發現竟有兩張,後一張,報頭張牙舞爪綴著兩個大字——狂瞽。

 好傢伙,狂草犀利,威勢攝人,毫無自謙之意。

 往下便是江南的小說,仔細一瞧,小說以青澀的少男少女的初相識開頭……

 嗯?

 瞧得人皺眉又稀奇,這內容與報頭反差也太大了!

 再往下細看,前半部分寫甜蜜戀愛,女同學瞧得臉紅心動、男同學默默學習;

 後半部分寫家庭矛盾,女同學感同身受,先堵心後暢快,男同學則連連搖頭不贊同,男主角身為獨子,怎能放任年邁的父母獨自居住?還有這手術……

 嘶——

 體感竟由真人親身經歷並提供?男同學們看得面容扭曲,紛紛猜測這是哪一位勇士!

 而少部分將傳宗接代和大男主主義刻在骨子裡的男同學,看到江南在文中“鼓吹”

 兒子並不必要、結紮手術實乃愛妻的言論,感覺被戳到了肺管子,氣得直喘粗氣。

 愛妻需要用斷子絕孫、不孝、喪失男性尊嚴來表示嗎?荒唐!荒唐!

 不過,身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怎能將這些“糟粕”

 擺在明面兒上來說。

 於是,他們附和歐陽林林的言論,攻擊江南浪得虛名、生產垃圾,又劍指校園報,這種水平的文章怎配發表,江南是否擠佔了有

 真才實學同學的資源,校園報是否早有此種現象?!

 校園報慌忙抬手三連,我不是、我沒有,請看報頭,這份報紙與校園報無關!

 至此,f大新出了一份名為《狂瞽》的報刊,廣為人知。

 江南莫敏楊玲三人擊掌,報紙廣告算是成功打出去了!

 在這部分男同學瘋狂投稿到校園報、廣播站,甚至狂瞽,抨擊江南時,這篇小說在女同學之間也掀起了波瀾。

 未婚同學們羨慕文中女主角的愛情,期待未來的對象也能為她

們對抗父母、做手術;

 已婚同學仔細閱讀過醫學科普後,不想再生育的同學已打定主意讓丈夫去做手術,她們十月懷胎又經生產之痛,男人憑什麼不能為她們分擔這十幾分鍾!

 所以,女同學也紛紛投稿維護江南。

 論點有二,其一便為言論自由、創作自由,每個人都有權創作自己喜歡的作品,無所謂深度與意義,這個世界並不只需要單一、沉重、反映現實的作品;

 其二便是誰說江南的這篇小說沒有意義?它為重男輕女發聲,它讓多少女同學知道世上還有結紮這種讓女人免受罪的手術!

 其中一位女同學更是聲淚俱下,“控訴”

 江南這篇小說寫得太晚,如果結紮手術廣為人知,甚至退一步,科普內容中的上環手術也廣為人知,她的母親、姐姐都不用受罪了。

 據她描述,她的母親與姐姐都是易孕體制,家中孩子不少,生育卻停不下來,因為農村中不知這些避孕手段,懷上後就只能生,她的母親與姐姐因此看起來比同齡人老上十歲,她會將這份報紙寄回家,並鼓勵父親姐夫都去做結紮手術。

 她說,這就是江南這篇小說的意義!而那些跳得高、叫囂聲最大的男人們,針對這篇文章、針對江南的目的究竟是什麼,不言而喻。

 這位女同學就差指著他們鼻子說他們重男輕女,不願體諒妻子女兒,還不悶聲憋著,四處上躥下跳,生怕別人不知道他們那點兒小心思。

 很好,這又激怒了那些男同學,新一輪論戰開始了,且有越演越烈的趨勢。

 此事還驚動了學校,團委的老師們百思不得其解,江南和楊玲前幾日才一起來申請創刊,怎麼兩人就對上了?

 找來蘇丹一問,才知道炒作內情,團委的老師們聽得嘖嘖稱奇,大讚江南楊玲莫敏三人,又囑咐蘇丹提醒她們注意分寸,別鬧出事來。

 然後,再往上一彙報,江南三人又入了校領導的眼,領導們紛紛嘆道,“打輿論戰的好苗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