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華水不回 作品

第 45 章 江南將雜誌拿起放...

 江南將雜誌拿起放在臺面上,問道,“同志,這份多少錢。”

 報刊亭的工作人員是個四十多歲的大姐,面前正攤了一本雜誌看,聽見聲音,瞟了一眼,價格脫口而出,“三毛二。”

 江南給了錢,又笑著向人打聽道,“大姐,這雜誌好賣嗎?”

 大姐這時才抬起頭,拉下老花鏡,上下打量江南,“怎麼,你也是這本雜誌的編輯?”

 江南聞言搖頭否認,又問,“他們編輯常來問嗎?”

 大姐一臉戒備,“不是編輯,你關心好不好賣幹什麼?”

 江南聞言笑道,“我是作者,想知道自己的作品受不受人喜歡。”

 大姐一聽,鬆了一口氣,又來了精神,好奇道,“哪篇是你寫的?”

 江南並不正面回答,挑眉笑道,“您都看過?”

 大姐適時閉了嘴,這話可不興說,不然就是她翫忽職守,所以,她轉而回答起江南先前的問題,“不好賣,這一期上頭印了這幾個字才多賣了幾本。

 這不,前幾天還有個男同志頭天衝著“f大”買了,第二天就來退,讓我給撅回去了,如果退成了,那我這麼多報刊雜誌不都能讓人白看了……”

 江南聽了直皺眉,怎麼會呢?

 這本雜誌她專門買了研究過,做得很好,內容涵蓋女性的情感生活、孩子教育、名人趣事,女性小說等,她本想著雜誌質量上乘、受眾也廣,應該對宣傳結紮手術有利。

 沒想到,居然不好賣。

 大姐看出她疑惑,解釋道,“這雜誌裡的故事確實好看,大多女同志也都會喜歡。但是太貴了,你想想,三毛二呢,都能買兩三天菜了!怎麼會有人捨得來買這個一兩天翻完就沒用的玩意,

 這些,我也私底下告訴過他們單位那小編輯,但小夥子不信邪,經常帶著去附近的居民區、公園推銷……”

 大姐說完,閉眼搖了搖頭。

 江南意會了結果,又閒聊了兩句,笑著跟大姐說了聲“謝謝”,就告辭回去找楊玲和蘇丹。

 二人見她買了本雜誌,接過一瞧,“嚯”了一聲,笑道,“還真聽你的勸,把‘f大’印上去了。”

 江南給雜誌社出主意這事兒,她們是知道的。

 但見江南臉色不好,問道,“怎麼了?”

 江南把情況一說,兩人認同地點點頭,蘇丹嘆息道,“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溫飽問題且解決不了,何談精神需求。”

 楊玲也道是。

 三人正聊著,徐馨馨和吳慧出來了,衣服要等幾天才能做好,所以她們到國營飯店吃了飯,又等江南寄了給程皓的玩具,就回學校了。

 路過傳達室時,江南見有她的信件,取了回宿舍。

 打開一瞧,是李旭那封為趙瑞邀功並打助攻的信件。

 江南看得不禁笑出聲,暗歎真是時間久了,李旭竟忘了她的威脅,那得讓他長長記性才行!

 她當即取了紙筆回信,全文只說自己的近況並問候家裡,半點兒不提李旭來信撮合她和趙瑞的事。

 然後,又找了個信封,將買衣服剩下的錢放進去,讓李旭還給趙瑞,錢裡附信一封,讓趙瑞提前將李旭的老婆介紹給他,省得他閒得瞎操心。

 而收到信的趙瑞,煩惱擼了擼自己的短髮,無奈笑了。

 李旭上輩子三十出頭才結的婚,老婆比他小九歲,先不說他老婆遠在天邊,就是近在眼前,趙瑞也不能介紹呀,人才十五六,還上學呢。

 所以他只得找到李旭,跟他道,“下次給你姐寫信的時候,幫我帶句話‘年紀太小,無能為力’。”

 李旭一頭霧水,只以為是兩人有了他不知道的新進展,擠眉弄眼地跟趙瑞道,“你自己寫唄,讓我代勞算個什麼意思。”

 他夾在中間總覺怪怪的,李旭抖了抖忽然冒起的雞皮疙瘩。

 趙瑞嘆息一聲,關愛地摸了摸李旭的腦袋,說了一句“只管寫”,就走了。

 當然,這是半月後的事兒。

 眼下的江南,專注學習,等女同學們陸續交稿後,三人合力排版,準備了一個投票攔,鼓勵同學們來信互動,下期公佈結果,算是一種增加讀者粘性的方法。

 當前的論戰來信也如此,公示精彩言論的同時,也將雙方論點的支持人數及佔比公佈出來,主打一個看熱鬧不嫌事大、拼命拱火。

 江南三人在辦公室做這些時,興奮又歡樂。

 楊玲不由感慨,“好在都是‘君子’,不然動起手來,咱們麻煩就大了。”

 江南笑道,“想不做‘君子’也不行呀,校規校紀會教他們做人的。”

 楊玲和莫敏被這話逗得笑出了聲。

 幾日後,《狂瞽》發行日,江南她們牌子且沒豎起來就被搶購一空。

 莫敏緩緩吐了口氣,問江南和楊玲,“咱們是不是印少了?”

 江南搖頭,“差不多了。”

 倒不是她想弄什麼飢餓營銷,而是報紙傳閱便利,

這二百五十多份足夠覆蓋整個校園了,她們應該朝校外更廣闊的市場使力。

 所以,江南將事先留好的二、三期報紙並一封信寄了出去。

 莫敏不解問她,“這是要做什麼?”

 江南只道,“試試能不能解決稿費問題。”

 而後,不再多作解釋,坐等結果。

 這一天,三人正在統計投票數,就聽敲門聲響起,抬頭一瞧,只見一位英氣的短髮女同志,帶著一個二十出頭的瘦弱小夥出現在門口。

 “你們好,”女同志有禮貌地打招呼,又接道,“請問江南是哪一位?我是《雅意》的主編,郝玫。”

 江南站起身,笑著招呼人道,“我是,請進,這邊坐。”總算來了。

 莫敏和楊玲雖不知是什麼情況,卻還是放下手中工作,稍作整理,幫江南拿杯子倒水招待人。

 郝玫不動聲色地打量了一圈這間簡陋的辦公室,和桌上散亂的稿子,還真看不出引起f大轟動,甚至驚動外界輿論的報紙,竟誕生在這小小的房間裡。

 沒錯,反對新潮思想的同學們,經過舉報《狂瞽》思想不純不成、舉報沈揚畢巖峰的租書攤子投機倒把不成、針對學校,學校視若無睹等等一系列舉動後,將輿論戰場擴大至了校外,以期得到更多社會人士的認同。

 各大報紙紛紛報道這場高校熱議,全民轟動,各家報社雜誌社俱是讀者來信不斷,狠增了一波熱度與銷量

 而引起這場騷動的“罪魁禍首”們,且在這兒安靜認真地整理稿件。

 看著還頗有些歲月靜好的意思,郝玫如此想著,會心一笑。

 《雅意》,也就是江南之前投稿的女性雜誌,很遺憾沒有參與這場論戰,銷量依舊慘淡,就在這時,他們收到了江南的來信,邀約合作。

 於是,就有了郝玫二人走這一趟。

 江南請人坐下,笑道,“條件有限,有招待不周之處,還請見諒。”

 郝玫搖頭,她不在意這些,只想快點兒進入主題,她想聽聽江南信中所說的,解決《雅意》眼下困境的法子。

 江南瞭解他們的迫切,也不繞彎子,直接道,“《雅意》內容豐富,涵蓋了各個年齡段女性關注的問題,文章質量也很高,能看出銷量不該差,但結果你們看到了,我想原因你們也知曉。”

 郝玫點頭,但這是整個國家、整個社會亟待解決的問題,他們也無能為力。

 卻聽江南道,“《雅意》要想改變現狀,只有暫時捨棄它的‘完美’這一個法子。”

 郝玫驚訝地睜了睜眼,“何解?”

 江南給她分析道,“現階段有能力消費雜誌的,多為有收入、負擔輕、重視精神追求的年輕女性,《雅意》不如放棄其他年齡段的讀者,專攻這部分人。”

 江南取過一張《狂瞽》,展開在郝玫面前,“然後,加上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