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天子的秘書!

 那就是科舉。 

 “朕以為,何為人才,何為庸才,沒有比題試更有效的法子了?” 

 “幾位閣老以為呢?” 

 在座幾人都知道,天子前幾日舉行了一場殿試。 

 光是這一場考試,就直接罷免了上百名官員。 

 但留任下來的官員做事,確實要比之前有效。 

 王允作為主管吏部的閣老,當即表示: 

 “科考而舉,公平公正,善莫大焉。” 

 曹操也一針見血道: 

 “從此為官不論貧賤出身,天下萬民,莫不遵從擁護。” 

 楊彪道: 

 “舉孝廉,官員所忠者,乃推舉之人,若行科考,官員皆由陛下選拔。” 

 “這樣一來,陛下就是天下最大的門閥,那這天下就再無門閥了。” 

 劉偕滿意地點點頭。 

 “如此,這科舉選拔一事,朕就交給吏部全權去辦。” 

 “今年三月,面向天下,在洛陽開一場科考。” 

 “如今廢除太學,就需廢舊立新。” 

 “就以政事閣名義,設立漢學閣,科考成績優異者,可免費入學。” 

 “歷年官員選派,也從漢學閣優先擇優選派。” 

 “而漢學閣的所教授之東西,也要徹底改革,要用新學!” 

 這些五個閣老同時一驚: 

 “新學?” 

 劉偕接下來侃侃而談起來。 

 “天下之事,不在讀書人一門,在寒門白丁,在商賈,在工匠,這些關乎我們生生面面的,都要有人學,有人去精進。” 

 “所以,這漢學閣設經、農、商、工、兵五學。” 

 王允一時間有些難以接受大漢的最高學府教授農工商。 

 “陛下,這農工商兵之事怎麼能入漢學閣這等做學問的地方?” 

 面對有些食古不化的王允,劉偕也是不惱: 

 “王閣老,假使天下農學人才遍地,培育出二倍產量於今日的粟米,大漢能夠中興否?” 

 “若天下各類匠人齊聚一堂,改進農具造福萬家,改進兵器強我漢軍,外夷敢犯否?” 

 “商學就更重要了,天下商賈若精通經營之道,則蜀錦北販,北粟南運,以補民需。” 

 “其中暴利,可收稅抑之,稅錢再用於修馳道,黃河疏浚,各郡縣水利修繕,軍費支出等等。” 

 “如此往復,民愈富,國愈強,豈不美哉?” 

 經劉偕這麼一說,五個閣老已經對將未來之大漢遐想了一遍。 

 對於漢學閣設立新學的事情,十分感興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