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佛門八苦

 “病苦:人自呱呱墜地之日起,就與病結下不解之緣。身體的四大不調,百病叢生,所以苦。病有種種,有些病很輕微,有些病很嚴重,有些暗病不容易查知,結果暴病而終。如凡人之病小到風寒,大到痢疾癆病。武者之病小到皮外之傷,大到丹田破碎,不治之毒等等這些都算病苦。”

 “死苦:佛教佛經上說,非想非非想天,壽長八萬四千大劫,但報終仍當墮落,不出六道輪迴。死苦我就不多贅述,你應該懂,你已經經歷過了。”

 “愛別離苦:生死離別,人間慘事,青春喪偶,中年喪子,固然悲痛萬分,即使不是死別,或為謀求衣食,或因迫於形勢,與相親相愛的人生離,也將感到痛苦。然而,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親如父子,近如夫婦,亦難得終身相守,又何況其他呢?萬法無常,愛別離之苦,是誰也無可避免的。”

 “怨憎會:和愛別離苦相對的,是怨憎會苦。義氣相投的朋友,海誓山盟的愛人,恩愛情深的夫妻,或膝下承歡的子女,或生離,或死別,一切不能自主。但相反的,那些面目可憎,語言乏味;或利害衝突,兩不相容的人,偏又聚會在一起。像這些可厭可憎的人,能夠終生不見,豈不眼前清淨?無奈社會上人事問題,繁雜萬端,“不是怨家不聚頭”,在某些形勢下,愈是互相怨憎的人,愈被安排在一起,如影隨形,好像再也沒有分散的時間,這豈不是令人苦惱萬分?”

 “求不得苦:想獲得某一件東西,經濟力量達不到;想謀求某一個位置,僧多粥少謀不到。如窮苦之人,窮困潦倒,想要求得富貴平安,但是卻一生也無法達到;凡人追尋仙道,但是資質、環境、底蘊、機緣受限,蹉跎一生也無法窺得仙道。即有所求,卻求而不得。苦也。”

 “五陰熾盛苦:五陰即是五蘊(即是色、受、想、行、識五種身心聚合)的身心產生執著,稱為五取蘊。五陰積聚成身,如火熾燃,前七苦皆由此而生。色陰熾盛,四大不調,而有疾病之苦。受陰熾盛,領納分別,使諸苦轉本加極:想陰熾盛,想相追求,而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諸苦。行陰熾盛,起造諸業,又為後來得報之因,且因行而遷流不停,而有老衰之苦。識陰熾盛,起惑造業,三世流轉,而有生死之苦。”

 “佛八苦,這是星空世界之中,很多武者藉助來歷練紅塵心境之法,你這一路急流勇進,修為提升太過順利,所以這次想要突破瓶頸,只有煉心,而這佛門八苦便是最好、最快的辦法。”

 造化神碑對著方羽開口說道。

 方羽聽到之後微微頷首。

 這佛教八苦,他自認也經歷了一些。

 如生苦、病苦、死苦、怨憎會、愛別離這幾個他算是都經歷了。

 生苦不必多說。

 病苦:他自小承受著神火淬體之苦,導致體質羸弱,且無法修行,最後家族遭鉅變,秦瑤廢其筋骨,破其丹田奪其神火,這等苦楚,他自然一清二楚。

 死苦:第一次經歷,便是被秦瑤奪取神火的時候,那時候他便經歷了一次,雖然最後抗了下來,第二次便是在幽冥海底,被諸葛流雲暗算,中了七情之毒,重傷垂死,若不是有小金照顧,將他拖到生命池水之中,怕是他也難以活下來。

 愛別離和怨憎會他也經歷過了,方家遭逢大變,讓他經歷了愛別離和怨憎會。

 所以他沒有經歷的其實便是:老、求不得、五陰盛。

 “謝謝你老造,我明白了。”

 方羽沉思了許久之後,對著虛空開口說道。

 “這一步還是得靠你自己。”

 造化神碑開口說道,說罷之後便不再言語。

 方羽微微頷首,隨後站起身來,臉上的陰鬱也隨之散去。

 如今有了方向,他的心情自然舒解了許多。

 “再收割幾個島嶼,應該差不多也該回去了。”

 方羽輕聲自語道。

 隨後方羽身形隨之消失在原地。

 ......

 海域之上,方羽自虛空疾馳而過,很快便來到了一座海島的上空。

 神識散開,下方的海島的一切都映入方羽的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