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獎勵

 “封鎖的方位…赫然便是雁門隘口。” 

 皇帝的聲音猶如雷霆,震撼全場。 

 大殿之內,一片沉寂,如同被冰封。 

 每個人都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的神情凝固在臉上。 

 難道說,韃靼可汗真的撤退了?這意味著,那裡的守軍,竟憑一己之力,成功抵擋了敵人的攻勢,甚至逼迫了可汗感受到了真正的威脅? 

 “即便雁門隘口還有守軍,人數又能有多少。” 

 兵部尚書質疑道,彷彿在嘲笑一個不可能的事實,“區區零星殘兵,怎能迫使蠻夷退卻?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然而,皇帝的決心如同磐石,不容動搖。 

 他深知自己的決定並非空穴來風,儘管其他人尚未察覺。 

 當兩股力量陷入僵持,宮內總管戴權突然宣佈:“奉太上皇口諭降臨。” 

 瞬間,大殿之內,所有人不約而同地屈膝致敬,連皇帝也微微躬身示禮。 

 太上皇的威嚴無需顯形,只需一個命令,就能讓群臣敬畏。 

 他的聲音響起:“軍事大事,豈能兒戲。” 

 言下之意,便是堅決反對出兵。 

 皇帝緊握雙拳,背後已溼透,心中燃燒著無法言喻的憤怒。 

 他掌控著整個天下,為何還要受制於太上皇的意願? 

 退朝後,皇帝瞥向身邊的心腹夏守忠,低語:“將雁門隘口的最新情報傳遞給榮國府,我要藉助他們的影響力,促使朝廷採取行動。” 

 他決心不再坐視。 

 在青銅宮殿,忽裡敖坐在王位之上,陽光透過面具的縫隙,灑下璀璨的光芒。 

 “四十萬精銳部隊已整裝待發,蘇合、鐵如真兩位將軍隨時聽候調遣。 

 巴音以及我族智囊朱福先生,已抵達慈寧城。”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強烈的決心。 

 慈寧城雖小,卻是賈逸軍隊與韃靼交鋒的前沿陣地。 

 往西,賈逸的勢力已穩固如山。 

 忽裡敖冷酷下令:“此役的目標,是肅清中原殘餘,然後直指京都,書寫傳奇篇章。 

 攻克雁門隘口,留地,屠城。” 

 這話讓在場者無不心驚膽寒,這是他們從未見過的狂暴。 

 自上次屠城以來,可汗已有多年未動如此雷霆之怒。 

 顯然,面對領土喪失、愛將背叛,他已到了失去理智的邊緣。 

 那次屠城雖血腥,卻極大地提升了軍心,隨後七年戰無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