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英俊 作品

第401章 惡性事件

 常浩把棋做活後,當前局面黑棋手握大量實地,而汪羽的白棋除了一道外勢,其餘幾無所獲。 

 見此局面,新民大飯店隔壁觀戰室的聶偉平和華裔剛相視一笑,紛紛覺得常浩穩了。 

 遠在北京的中國棋院研究室,圍繞這個這個局面也褒貶不一,但總體來說還是覺得大致兩分。只有長期跟汪羽學藝的葉力和柳溪覺得白略優,但很有限。 

 然而此時的汪羽心情相當愉快,就局面來說,他感覺自己已經是手握20目以上的勝勢了。 

 不得不說這幾代棋手的判斷出現如此大差別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對Ai圍棋的理解。 

 完全沒經歷過Ai的;稍微學習過Ai的或者看過Ai時代棋手下棋的;再就是下功夫系統學習過的,三者在價值觀上會完全不一樣。 

 眾所周知,在Ai圍棋問世短短几年以內,圍棋界對Ai的態度是懷疑,接受,認同,模仿。雖然現在仍有某些頑固派持抵制態度,但不可否認的是圍棋界頂尖高手普遍承認,Ai出世以來,人類的佈局和價值判斷提升了一個子以上。 

 一個子的價值可以籠統的理解為15目。而Ai圍棋是在2016年底才問世的。八九十年代的圍棋理念對比本就領先20年技術的汪羽,再算上Ai的加持,價值觀差異如此之大也就不足為奇了。 

 常浩學棋的年代正好是中日圍棋界擂臺賽火熱的時候,棋型正統而功力深厚,年少出名而且沉穩持重,但少年老成缺點是還未成熟時少了點衝擊力和贏棋的硬氣。 

 如同黑75並這手,一眼看上去工整漂亮。那個年代大多數人學棋時老師會教你只此一手。但當前局面還如此不溫不火的行棋,顯然是有緩之嫌疑。 

 然而如果讓幾年後的李世石和葉力來下,必然會選擇貼起。把壓迫感給到對方,節奏拉滿才是後邊行棋的步調。 

 在汪羽眼中此等招法簡直緩得想哭。抓住這招緩手,汪羽一連串壓迫性招法,把棋局拉入自己的步調。 

 又是幾十手後,常浩終於醒了。 

 黑111碰是標誌性的壓縮對手手段。不過此時再動手已經晚了,白112直接逼住,不給黑棋輕易轉身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