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名





「注:是兩次,不能多,也不能少,必須剛好兩次」




天知道,哪裡的鬼幼稚園會安排長跑比賽。




填寫的時候,艾薇已經能想象得到它的下場——孤孤單單地躺在數據庫中的角落中,作為一條永遠不會被成功匹配的數據,安靜地存在到這個星球爆炸、世界毀滅。




誰知道,次日清晨,她便收到了「匹配成功」的通知。




誰知真會有人完美符合;




誰知她也會完美符合對方填寫的擇偶意向。




作為史無前例的完美配對者,這一例子被當作新聞大肆報道。雙方父母相談甚歡,艾薇甚至沒有來得及見到對方,就稀裡糊塗地訂下婚約。




只因對方作為保密項目的將領,正在執行某項特殊任務。




她想,一定是哪裡出問題了。




艾薇嘗試和對方交流,成功獲得對方一封措辭簡潔的書信。




內容簡短,寥寥幾行,刻板到他比虛擬戀人更像一個人工智能。




「很高興能同你結為夫妻,希望我們能夠友好相處。」




在提倡無紙化和網絡高度發展的現在,南極和北極的兩人交流只需一秒鐘,而他卻用了兩天時間,從部隊中為她寄出這一副手寫信。




還用了鋼筆,墨水是夜幕一樣的深藍。




艾薇上次見到鋼筆還是在小學組織參觀的博物館。




對方可能是個古板又執拗的老人。




這封措辭猶如機器人的信讓她不敢再看附寄的詳細資料。




艾薇感情向來淡漠,順勢就此同父母達成交易。




願意使用自己的婚姻作為交換,和這個父母都很滿意的男人結婚,從而取得能自由決定下半生的機會——指父母不再幹涉她申請加入聯合政府官方探險隊這件事。




成為探險隊的正式隊長,始終是艾薇的夢想。




探險過程中可能發生的種種意外,及極高的死亡率,則成為父母極力阻止艾薇的原因。




當初的艾薇同父母談了很久,最終還是不甘心地選擇生物科學類的專業,偶爾暢想一下探險的愉悅。




與能自由探險相比,僅僅是聯姻的婚約,似乎也沒有那麼難以忍受。




在同對方正式成為夫妻的那一晚前,艾薇的確這麼想。




新婚當夜,艾薇喝醉了,醉的很嚴重,只記得對方有一雙有力卻剋制的手。




他不是老人,資料記載,比她年長九歲,是可以忍受的一個年齡差距。




這一天大約沒有發生過分的事情,艾薇想,她身上沒有可疑的痕跡;對方也有良好的自我約束能力,不會冒犯一位醉酒的女士,這樣很好。




艾薇終於心有餘悸地回想自己當初填下的可怕闊度和長度,一邊慶幸這些調查表都是隱私上傳,對所有人保密,一邊又憂心忡忡地想這大約真的會死人。




她從這個時刻開始正式考慮離婚。




婚後,艾薇繼續進修,半年後便成功通過體能檢測,正式加入官方組織的探險隊。




父母也終於勉強接受了這一點。




與此同時,考慮到未來發展和個人情感,她決定結束這倉促婚姻,給陌生的丈夫發送了離婚協議書。




艾薇設身處地地想,對方大約也是被強迫的,否則不會如此冷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