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子舟 作品

第78章 淦,又自己給自己增加工作量了!(求追讀求打賞)

這放在工業生產中自然是好事,你生長的越快,工廠的產量才能越高,能生產更多的新食品原料或者動物飼料。

但放到野外環境的環境治理中就不一樣了。

微藻本身就是一柄雙刃劍,用得好自然能夠高效、安全、低成本的解決各種環境汙染問題。

可是一旦氾濫成災,它本身也會成為破壞生態的兇手。

研發出該技術的夏祥德教授團隊自然也是有考慮到這個問題的。

不但技術上本身就限制了微藻能快繁的範圍,而且在技術資料中也配套了可以打斷快繁技術生效的手段。

當然大部分需要使用微藻恢復生態的地方,其實也沒什麼生態可以保護。

而大部分被選來治理外部水環境的微藻,都是自養型的,也就靠光合作用或者化能合成方式將無機物質轉化為自身需要有機物質進行生存的。

等水體的富營養化和汙染物解決後,少了無機鹽等物質的供給,微藻自然會慢慢凋零,讓水域重新幹淨,靜待其他生物重新入駐。

所以治理的時候,往往並不需要太過注意微藻的繁殖密度。

能打斷快繁技術生效的手段,不過是以防萬一的保障手段而已。

當然有些依然殘留有一些生態的汙染水域,同樣也可以用該手段在適當的時機,恢復微藻的正常繁育速度。

這樣雖然會讓水體恢復的速度變慢,但可以儘可能保下本就岌岌可危的生態,讓它在之後能恢復得更加迅速。

當然林晨這邊自然用不上這手段,只是培養箱中的實驗而已,根本沒有逃逸的風險。

而正好他還可以藉機研究一下,爆缸之後,小球藻繁殖速度的變化情況。

如果能夠得出一些比較有意思或者有價值的數據的話,說不好又可以水出一篇論文,賺點科研積分呢!

不過不管是完成快繁技術的複驗,還是想收集夠水一篇論文的數據,只是進行一輪的實驗,肯定是不夠的。

於是在之後的一個星期中,林晨陸陸續續又做了好幾輪的實驗,這才完成了完整的複驗流程。

而在這過程中林晨還真發現了一些有價值的數據,那就是還真被他總結出來這四種微藻隨著密度提升,繁殖速度隨之變化的關聯公式。

其實這個變化如果放在正常繁殖的微藻中並不明顯,很難能察覺到,但當繁殖速度被放大一千倍之後,這速度變化可就明顯了。

當然這也不算是什麼重大發現,而且研究對象也只有四種微藻,遠沒到能大部分微藻都能通用的程度,只算是開了頭。

但用來水一篇論文還是足夠的,就是能獲得的科研積分並不會太多。

事實上林晨還真抽空以此為基礎寫了一篇論文,並且拿給了劉承宇查看。

林晨在實驗室養了那麼多天微藻,劉承宇自然是知道的,而且還特意詢問過,知道是生長劑研究延伸出來的實驗後,就讓林晨自己放開手去做了。

只是沒想到,林晨這麼快就拿出一篇論文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