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也他可 作品

第十九章 初次強化

事實上,屠宰廠可不僅僅只是在內部產業上有“油水”,很多其它產品福利,也可以通過互通有無的辦法爭取到。

在屠宰廠,有一個部門叫計劃科,就是專門協調這類事情的。

豬的出欄率在不同時間是不固定的,受時間氣候影響,一方面,不同的季節會影響豬的懷孕幾率和每胎的豬崽數量,另外一個方面,氣候也會影響豬的食物多少。

一頭豬食物充足和食物不太充足,生長到一百五十斤所用的時間是不一樣的。

這就導致,有的月份,豬出欄率高,有的月份,出欄率低,肉自然也就有多有少。

而且,還有生病等意外因素,也可能導致某個時間段內豬肉減產。

總之一句話,上個月可能有一斤肉出欄,下個月可能就只有半斤肉了。

而屠宰廠計劃科的存在,就是提前一兩個月,根據豬的存欄量,來預估豬肉的數量,然後進行分配。

一般情況下,不管豬肉如何波動,基本上都要保證流通進市場的數量保持不變,因為這是直接面對老百姓的,如果數量有波動,會引起鬨搶等風潮,不利於大局穩定。

但豬肉在不同時段之內有波動又是客觀事實,那怎麼辦呢?

只能從不流通進市場的那一部分想辦法。

事實上,屠宰廠的肉除了每天進入菜市場的部分,還有一部分是不進入市場的,而是直接公對公採購。

就拿紅星屠宰廠旁邊的軋鋼廠來說吧,軋鋼廠食堂每天都需要幾百斤的豬肉供應,當然不可能每天都去菜市場買,而是通過他們廠的採購科,直接和屠宰廠對接,通常都是一個月對一次賬。

肉如此,菜、糧、油等也是如此。

而且這也不是一家工廠這麼辦,基本上所有規模比較大的都是這樣,除了工廠之外,像學校、醫院、政府單位等等,都如此。

按理說,既然有波動,那波動就應該平均落在所有這些企、事業單位頭上,這樣才公平。

但公平是相對的嘛!

所以就會出現一種情況,那就是,有些單位,供應就和市場一樣穩定,根本波動不到他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