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 作品

第204章 培養國內供應商

 於此同時,第一批瑞達一代手機通過盛世外貿的渠道,銷往世界各地。相比與國外熱銷的蘋果、四星、htC、sony,等品牌的智能手機,瑞達一代手機屏幕更大、功能更多、外觀更好看。最關鍵的是,瑞達手機的售價更便宜,而且不是便宜一點半點,而是便宜上百美元。這一百美元的售價差距,在歐美髮達國家的民眾看來或許不算什麼,只是他們一兩天的工資。但是在東南亞、南美、非洲等欠發達地區,這一百美元的差價,很可能相當於當地民眾一個月的工資。購買手機的時候,只要選擇瑞達手機,就可以省下一個月的工資,而且瑞達手機屏幕更大,拿出去更有面子,性能也不差。於是瑞達手機,很快在東南亞、南美、非洲等欠發達地區風靡起來,大有成為國民神機的意思。 

 一個月後,瑞達手機在歐洲、醜國、和島國的認證終於全部拿了下來。但是瑞達手機進入這三個國家或地區的市場之後,莫里斯期待的熱銷場面卻並沒有出現。瑞達手機在這三個國家或地區,成為廉價手機、低端產品的代名詞,只有那些處於社會底層的人,才會購買。 

 “Boss,我不是很明白,咱們的瑞達手機,明明屏幕更大、功能更多、續航更久,怎麼就成了低端產品了呢?”莫里斯在電話中提出了他的疑惑。 

 喬瑞達組織了一下語言,然後說道:“之所以會形成如此現象,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其一,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華夏出口到歐美的產品,都是一些服裝鞋帽之類的低端產品。在當地民眾的認知中,已經吧made in ChinA當成了廉價產品的代名詞,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印象。瑞達手機即使再厲害,再高端,也同樣是華夏品牌,在他們的眼中就是低端產品,不入流。其二,蘋果、四星、sony等品牌,在西方世界有著很高的知名度,他們的產品,民眾認可度很高。而瑞達手機是一個全新的品牌,他們以前根本就沒見過,即使售價再便宜,也不敢購買。其三,歐美很多國家的手機銷售模式,和國內差距很大。他們一半以上的手機產品,是通過通訊運營商的渠道賣掉的。而瑞達科技在海外沒有任何的渠道和人脈,他們的手機產品根本不會出現在任何一家通訊運營商的商店內,談何打開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