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 作品

第253章 公司未來規劃(下)

 未來幾年,是電商行業的上升期,瑞達網絡公司順其自然的發展就好。有著上一世的智能手機發展脈絡做參考,瑞達科技公司的手機業務,也很難走上歧路,不過想要爆發式發展,快速成長為蘋果公司這樣的世界級巨頭公司,也基本不可能。想要在短時間內賺到系統升級所需要的萬億資金,還需要開闢手機和電商之外的其他領域,或許汽車領域,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喬瑞達有著上一世的記憶,見識過太多後世爆火的汽車車型,就算出於技術和專利限制,無法100%復刻出來,也可以作為新車開發的參考。更何況,他還有著金手指的輔助,可以在瀏覽器上看到十年之後的汽車照片,可以解析其中使用到的先進技術,隨便拿出一些來,註冊專利,開發新車,不是什麼難事。傳統燃油車就算了,歐美國家的車企起步太早,註冊了大量的專利,想要繞過專利牆,開發出性能不錯又省油的燃油車,太困難了。還不如在電車和混動車領域發力,這是全新的賽道,大家都是剛剛起步,實力強大的傳統車企也沒有太多的技術優勢,正適合瑞達科技公司這樣的“外行人”下手,搶佔賽道,開拓市場。 

 瑞達科技研發電動汽車,還有兩大優勢,其一是瑞達科技具備芯片研發能力,可以研發自己的車規芯片,開發自己的車機和智能座艙系統。其二是,瑞達科技具備人工智能研發能力,可以提前佈局自動駕駛,開發自己的智能駕駛系統。瑞達科技所欠缺的,無非是汽車硬件的生產能力,這一點可以通過和其它車企合作,或者收購一家經營不善的車企來完成。 

 喬瑞達思考了一路,始終覺得進軍汽車生產領域是個不錯的主意,很有搞頭。其實在上一世,國內有很多科技企業,進軍汽車生產領域成功的例子,像是花為與賽力斯合作的問界,大米找北汽代工的大米汽車等等。當然也有樂視ppt造車,恒大房產造車,之類的鬧劇。喬瑞達完全可以從這些信息中,吸取成功者的經驗,牢記失敗者的教訓,走出一條獨屬於瑞達科技的造車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