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航 作品

第258章 大肆收購

 研究車型資料用去了整整一個上午的時間,吃過午飯後,會議繼續,馬馳騁根據現有研發人員各自擅長的領域,將他們分成了幾個團隊。然後將兩款新車拆分成幾個部份,分別交給這幾個團隊,進行研發試製。 

 “研發任務分配完畢,接下來幾個月,就看大家的了。公司方面要錢給錢,要人給人,需要什麼設備也可以隨時提交上來,對大家的要求只有一點,那就是在限期內,保質保量的完成新車的研發試製任務。好了,我就說這些,今天的會議就到這裡,大家解散吧。” 

 會議結束之後,新車研發計劃立馬全面展開,前面幾天大家以研究資料,吃透技術為主。隨著研發人員持續增加,各種數控機床、大型衝壓機、自動焊接機器人等研發設備不斷採購到位,幾間汽車相關實驗室逐步配置完善,新車進入到了零部件試製階段。每一天都有一個或數個汽車零部件被製作出來,測試合格之後,放入備件庫。一個月之後,技術含量比較低的miniev車型的試製車就被手搓了出來,拉進新車測試實驗室,開始全面測試。瑞達roadster車型的試製工作卻是一拖再拖,進展緩慢,原因也很簡單,實驗室內現有的這些設備,大多是國內產品,加工能力和加工精度有限,不足以完成瑞達roadster某些核心零部件的製作加工。直到三個月後,一批“從國外採購”的世界最頂級機械加工設備和元器件,運到京城,並安裝到位,瑞達roadster的試製工作,才陡然加速。又是一個月後,第一輛瑞達roadster試製車就走出實驗室,進入到測試環節。 

 與此同時,芯片研發小組也撥出部分研究員,著手研發車用芯片。這些人都有手機soC芯片研發經驗,又有著喬瑞達提供的幾款車規芯片的詳細研發資料輔助,設計起芯片來,那是如有神助,進度急速。半個月後完成幾款芯片的系統架構設計,一個月後完成前端模擬電路設計和數字算法架構設計,兩個月後完成後端版圖設計,拿出第一版芯片設計圖,進入到流片測試環節。三個月後,第一批試產芯片就送到了汽車研發小組,用在了試製的幾輛測試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