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乘勝追擊

 可任他衝殺了幾次,都沒有找到李肅。 

 劉備等人衝至五里外,便不再追殺敵軍,轉而開始收攏敵軍俘虜。 

 鮑信等人見此,也有了退意,聯盟軍又零零散散、陸陸續續追殺了五里後,便鳴金收兵,只剩下曹操還堅持追擊。 

 直到敵軍殘兵敗將於日暮之時,全部龜縮回了三十里外的汜水關內,曹操破城無果,這才帶著麾下士卒往酸棗撤。 

 就在曹操往回撤軍的時候,三十里外的袁紹中軍大帳,卻傳來袁紹不滿地呵斥聲: 

 “劉備你竟敢不聽命令擅自出兵?!若是大軍有損,你可擔待得起?!” 

 袁紹兩眼怒瞪著劉備,一手狠狠拍在身前的軍案上,似乎是氣急了。 

 不過也是。 

 畢竟袁紹才是盟主,他沒下命令,大軍就開動了,還沒人來跟袁紹說一聲,這把盟主的威嚴置於何地? 

 聞言,周圍的張楊、鮑信、公孫瓚等人臉上的神情都有些不自然。 

 雖說眾人推舉了袁紹為盟主,但其實他們在酸棗,不是在赴宴,就是在赴宴的路上。 

 嚴格來說,今天還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聯手出兵。 

 再加上他們本來就是一方太守,又逢皇綱不振,他們其實很少聽從別人的命令。 

 何況說白了,他們跟袁紹也不是真正的上下級關係,甚至不少人比袁紹官職高多了,更是沒必要對袁紹言聽計從。 

 袁紹自然也明白這個道理。 

 要不然為何在場的人都出兵了,袁紹卻只敢對著劉備指桑罵槐? 

 而劉備雖然仁厚,可也不是軟柿子,因此當下便不客氣道: 

 “鬥將本就關乎出兵與否,一旦斬殺敵將,乘勝追擊乃是所有戎馬沙場之人的默契。袁盟主當年還曾任司隸校尉,莫非不知兵嗎?” 

 眾人深以為然,紛紛點頭。 

 袁紹被頂了一句,更是怒火中天,又問責道: 

 “即便如此,本盟主與張太守等人就在後方壓陣,為何不及時前來稟報?” 

 劉備面不改色,繼續道: 

 “此事並非我等職責,袁盟主應問親衛為何不及時稟報。” 

 話落,張與不慌不忙的補刀: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戰機轉瞬即逝,若是袁盟主在前線,也會如此下令的。” 

 說完,頂著袁紹鐵青的臉色,張與一拍腦門,好像剛想起來一樣: 

 “哦!我忘了,袁盟主身份不凡,應在後方壓陣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