珺珺彤彤的媽 作品

第22章 特殊的劉家堡

 “我對你們唯一的要求就是別搞事,老實點!”

 說完大隊長就走了,他也要上工的。

 現在是八月初,還沒有到農忙時節。幸好我們來早了可以好好適應一下,要是趕上個秋收估計半條命得沒了。

 王萍萍一向認為禮多人不怪,一走到桂花嬸子旁邊就塞了幾塊糖過去。“嬸子,你甜甜嘴。這個我們現在去幹啥?還有這個工分是如何算的啊?您可得教教我,我以前都沒見過這莊稼長啥樣的。不過,我肯定用心學,爭取不拖我們村子的後腿。”

 “呦,還當嬸子是個孩子呢!你呀估計拖不了誰的後腿。也沒啥,以後就跟著嬸子,嬸子教你。”

 桂花嬸子就一邊帶著我們姐倆向田裡走去,一邊告訴我們劉家堡的上工制度。

 原來這劉家堡的上工制度是大隊長劉建邦制定,大隊長是退伍軍人來著,在村子裡威望很高。

 劉家堡的上工制度裡規定了,每種農活你幹多少才能拿到一工分。

 每天計分員都會統計有多少農活任務需要幹,大家就會根據自己的能力去領取。當然重勞力的工分多,輕巧的工分少。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如果你乾的夠快輕巧的農活也能賺不少工分的。

 每天結束的時候就讓計分員檢查,合格了就可以記下工分了。

 當然,為了鼓勵大家努力幹。工分上不封頂。只要你有本事,完全可以一個人幹兩個人的甚至三個人的活。

 隊裡也有一些高工分的好任務,這些都沒有人搶的。全分給了村裡的弱勢群體。畢竟都是一個村裡的,也要照顧好自己人的。

 不過也不怕有些人偷懶,制度裡還規定了每個人必須做到分人頭糧的工分。做不到的就不分人頭糧。

 這個制度還是相當好的,大家的勞動積極性都提高了。畢竟乾的多少都是自己的工分,自己的糧食。

 村裡不強求大家每天都上工,但是工分是自己的,夠不夠自己心裡有數。

 現在王萍萍發現這個村裡這個制度對她太友好了。我反正做不了勞動積極分子了,夠最低工分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