嘟嘟雪球來啦 作品

第365章 打坦克

 第365章打坦克

 自從世界上有坦克以來,怎麼打坦克,就是所有武裝力量面對的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

 用燃燒彈、用地雷、用反坦克手雷、用火箭彈、用單兵導彈、用地空導彈、用彈道導彈

 在“打坦克”這個技能上,大家的趨勢都是向當量越來越大、技術越來越高、距離越來越遠的方向發展。

 但當然,因為某些特殊的戰場環境存在,也催生出了一種相當原始、但又相當“怪異地高效”的戰術,也就是傳說中的“反坦克體操”。

 先用近距離突擊的方式,使用人力投送炸藥摧毀坦克表面的反應裝甲,隨後回到預定發射陣位,用105火箭彈擊穿坦克脆弱裙甲,在坦克失去動力後再從多角度發射火箭彈,對其完成徹底摧毀。

 一套動作下來行雲流水,令人賞心悅目。

 可惜,這一套體操動作之所以能打出來,其核心就在於一句話,那就是:

 敵方沒有步坦協同。

 事實上,在大多數外行、甚至大多數不那麼專業的軍迷群體裡,他們所持有的有關“步坦協同”的認知都是錯誤的。

 與其說他們心裡想的是“步坦協同”,不如說他們想的是“步兵伴隨坦克行進”。

 這完全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東西,其中最關鍵的差異就在於,火力密度的差異。

 真正的步坦協同是將坦克和步兵分開編組,在保持一定距離行進的基礎上,保證火力射向的統一。

 其中核心點在於,坦克和步兵都要擁有寬闊的射界,都要保證能對各自的目標形成打擊。

 一個很簡單的例子,在當前情況下,在這種村莊爭奪戰中,印尼方面的坦克並不是像大多數人以為的那樣利用坦克作為掩體、跟在坦克後面一邊吃尾氣一邊行進,而是落在坦克後方兩百米左右,等坦克通過橋樑,到達村莊邊緣之後,再借助坦克的掩護集體突擊。

 不得不說,印尼雖然菜,但在真正開打、真正遭遇強有力的反擊之前,他們的“套路”運用,還是相當到位的。

 而這種“到位”的結果就是,陳沉根本就抓不到快速部署、突然襲擊的機會。

 還沒見人就是一輪重炮轟炸,打斷作戰區域內敵人的指揮序列,逼迫敵人撤出掩體,尋找新的防炮擊掩體。

 緊接著,坦克全速突擊建立威懾,用車載並列式7.62mm口徑機槍掃清殘留的敵方輕步兵,為後續步兵跟進建立通道。

 隨後,在輕步兵到達之後,坦克繼續向敵方火力方向前進,拉出安全區域,建立火力陣地,把已經做過的事情再做一遍,一步步控制整片區域,拿下整片戰場.

 東風兵團被這套組合拳打得完全抬不起頭,這就是體系化的差異。

 而現在,在對方已經完全佔領村莊、開始依託有利地形向樹林方向前進之後,留給東風兵團的反擊餘地已經被壓縮到了極限。

 唯一一個好消息就是,在雙方開始“短兵相接”的情況下,後方的重炮陣地基本已經失去了作用。

 至少,東風兵團不需要再擔心從天而降的炮火了。

 可到底怎麼打掉這兩輛坦克,卻仍然是擺在陳沉面前的、最重大的問題。

 他沒辦法像哈馬斯的敢死隊一樣讓自己的隊員抱著炸藥包衝上去,對坦克進行近距離爆破,也沒辦法利用遠程投射的單兵反坦克武器“點殺”裝甲薄弱的fv101。

 他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情:拉煙。

 跟大多數現役坦克不一樣,老版本的蠍式坦克是沒有熱成像系統的。

 原因很簡單,它實在是太小了。

 直觀點來說,這輛“偵查坦克”的體積就跟一輛民用qq車差不多大,如果車長和炮長同時出艙觀察,看上去就跟從某些緊湊型suv天窗硬擠出來看風景的熊孩子差不多。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緊湊性”,它只在炮塔右側裝備了一部被動式夜視儀,但這玩意兒的性能極為堪憂,屬於60年代夜視技術的產物,到2010年這個時間點,它的功能性已經完全過時,大多數時候,無論是車長還是炮仗都不再使用這套設備進行觀測,而是直接利用潛望鏡目視觀察。

 在這種情況下,煙霧彈對坦克的干擾就相當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