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間一縷風 作品

第15章 奇人開路

 安排此二人,則是因為他們在國武堂待的時間都比較短,而且當時年歲只有十五六歲。 

 這些年風餐露宿的生活早已磨平了他們的稜角,洗盡了貴胄後輩的傲氣,加之面相體格也發生了很大改變,即便去了京都、進了國武堂也無人能認得出來。 

 但自小在皇城長大的他們,卻能很快熟悉整個都城佈局,為上官羽提供幫助的同時,也能及時聯絡上官濤他們。 

 西武帝國的皇城——開遠城,就位於整個帝國中心靠北的位置,周邊盤踞著天運城、武威城、萬和城、永泰城四大衛城。 

 四城猶如眾星捧月一般,將開遠城牢牢拱衛其中,如此佈局其都城便有磐石之安。 

 這京都也是上官羽從出生後,自小跟隨父親上官天璽、母親羋蝶曾經生活過、叫做“家”的地方。 

 所謂帝輦之下,皇都盛大如許。 

 由於是京畿要地,四方輻輳,往來客商武者、販夫走卒之人倍繁於他郡,而西武帝國的國武堂就位於皇城之內,宮城以東,成為了整個西武帝國武者嚮往的最高殿堂和尚武精神的象徵。 

 就這樣,上官羽滿懷心思的帶著小官,隨同段若虛、張承輝二人在密林深處、互為警戒,一路向北趕去。 

 隨著不斷趕路,段、張二人看著上官羽情緒不高,便打開話題,給上官羽講了很多關於國武堂的事情。 

 雖然身份有別,但大家都是年輕人,這三人便很快便熟絡起來。 

 鐵鷹段若虛和老鷹張承輝二人是十三鷹中最年輕的,年齡雖只有在20歲出頭,但經過這幾年的磨礪,都成了心思縝密,辦事牢靠的主。 

 久居雲蒼山深處的山坳之內,這二人也是被憋出了內傷,不然上官濤也不會帶著他們扮演劫富濟貧的假強盜而暴露了身份。 

 聊天中張承輝的糗事更是被段若虛給兜了個底朝天,尤其是講到老鷹張承輝的綽號,更是惹得上官羽一陣哈哈大笑。 

 原來張承輝和張承乾是親兄弟,在家中本來就排老么。 

 當年十三鷹結拜為兄弟時,他因年紀最小又成了老么。 

 他本人給自己好不容易醞釀了幾個響亮的江湖稱號,但都被哥哥們給否決了,硬是把老鷹的稱呼塞給了他,最小的他反而有了個最老的稱號。 

 當年因為老鷹這個江湖諢號,他可是反抗了好一段時間,只不過反抗無效! 

 頓時兩人一路上閒著沒事就不斷互戳短處、互揭傷疤,把上官羽的少年心性完全給釋放了出來,一路上連帶著吹過的風也似乎有了歡樂的味道。 

 隨著逐漸走出山林,接近官道,三人頓時變得小心翼翼起來。 

 很快他們便來到了風澗峽附近,經過半個時辰的觀察,發現除了偶有客商路過,其它一切都很正常。 

 原本廝殺之地也早已被清除乾淨,在陽光下,除了奔騰的落雲河,整個風澗峽顯得非常平靜。 

 三人互相商議一番後,由鐵鷹段若虛獨自先行,無事後發暗號二人再跟上。 

 不一會,段若虛的身影便消失在前方。小官在旁邊趴著,舌頭吐得老長,老鷹張承輝和上官羽則有一搭沒一搭的說著話,靜靜的等著鐵鷹段若虛的暗號。 

 不多時,前面便傳來了類似鷹隼的叫聲,聲音三長兩短後便停了下來。 

 張承輝聽到此處,頓時神情一鬆,招呼上官羽便一起走上官道,很快來到了風澗峽峽口,周圍空無他人,只有段若虛在等著他們。 

 三人會合後,很快穿過風澗峽便又鑽進了密林深處。 

 只要過了風澗峽,他們就算安全了,也就徹底進入了西武帝國的地界。 

 由於安陽城在官道偏東的位置,那裡不僅繞路,也很不安全,所以三人沿著官道的密林一路向北快速離去。 

 由於鎮東侯江澈已死,他所轄管的麟州、東平二郡必然防守鬆懈。 

 他們計劃通過東平、昌平二郡後由廣安郡進入武威城,打探消息後再決定是否進入皇都開遠城。 

 三個人一路儘量尋找人跡罕至的小道前行,隨身帶的乾糧很快就消耗一空。 

 好在三人均是武藝高強之人,鐵鷹段若虛天賦極高,有著武師中階的實力,自從研習了上官羽給的秘籍,幾天的時間竟然有了感悟,而且已經到了快要突破高階武師的當口;張承輝雖然略差一些,但也是武師初階的實力。 

 加上小官這隻捕獵小能手,這三人一獸在路上不僅沒有委屈自己,反而每天都是各種野獸肉食,除了缺點酒水,這一路走來,過得那是相當舒服。 

 大約半個月後,風塵僕僕的三人已經到了東平郡的地界,此處距離安陽城已經很遠了。 

 他們並未進入東平郡州府,而是選擇直奔東平、昌平二郡交界的跨河大橋——落雲橋而去。 

 只要過得此橋,那就猶如龍歸大海,完全脫離安陽王的勢力範圍,進入了嘉祿王的地界。 

 由於此橋是連接東平、昌平二郡的咽喉要地,同時又緊鄰大梁國,橋頭兩端都有大量士卒守衛,而且此橋僅允許白日通行。 

 三人到達後發現,要通過此橋,竟然還要查驗身份。 

 不過普通百姓一般並無魚符、牙牌之類的身份證明,倒是容易矇混過關,主要是要說清來自何處、去往何地而已。 

 由於小官比較惹眼,所以上官羽臨時找了個藉口帶著小官進了密林深處,再出來時就已經把小官收進洞天寶戒之內了。 

 但此事過於驚世駭俗,只是對段若虛和張承輝說把小官留到山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