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襲輕衣 作品

第218章 韓信將兵多多益善,蕭何月下追回良臣

 蕭何聽後不以為然地笑道:“不過就是個小小的治粟都尉罷了,而且還是從楚軍中逃跑過來的小角色,走了便走了吧,沒什麼好惋惜的,更無需挽留。” 

 秦子玉無奈地嘆息一聲說:“蕭大人啊,您可知道,如今漢國諸位將領雖說都能獨當一面、鎮守一方,但他們畢竟只是百里之才。無論在進攻還是防守方面確實稱得上是當世豪傑。然而國家之間的爭鬥並非一成不變,攻守之勢需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應變。漢王帳下唯有韓信能夠統領群賢,如果讓他這樣離去,那麼漢國奪取天下恐怕還要再拖延數年時光,搞不好連衝出這重重山脈的機會都渺茫至極啊!” 

 蕭何站在窗邊,眉頭緊皺,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憂慮和迷茫。他不停地踱步,時而停下沉思片刻,時而又喃喃自語著什麼。 

 經過長時間內心激烈鬥爭後,仍無法下定決心。 

 直到明月高懸於柳樹之巔時,蕭何終於做出決定。他叫來秦子玉,並帶領著三百名忠誠勇敢的親兵踏出大司農府大門。 

 突然一名探子快馬來報:“大人,據可靠消息稱,治粟都尉韓信已悄然離開國都南鄭,好像朝著陳倉方向而去。” 

 蕭何心頭一緊,立刻下令:“前方帶路,無論如何必須在黎明破曉前趕上他!” 

 探子遵命後迅速跳下馬背,換乘一匹精力旺盛的駿馬衝到隊伍最前列引領眾人前進。 

 蕭何深知此次行動意義重大且時間緊迫,但為免引起不必要麻煩或誤解還是特意派遣使者趕往王宮,向漢王詳細報告自己一行人的行程安排及目的。 

 一路上,秦子玉始終默默無語靜坐在馬背之上,彷彿世間萬物都與之無關般沉浸其中。 

 蕭何忍不住嘆息一聲問道:“先生覺得我們這次是否能夠成功留住此人呢?” 

 秦子玉苦笑著回答:“能否留住人其實並非關鍵所在真正重要問題在於即使將人留下以後又該如何妥善運用發揮其才能呢!” 

 蕭何聽後,亦陷入沉默思考,良久緩緩點頭,表示贊同畢竟留人容易,用人難。尤其像韓信這樣才華出眾者,更需謹慎對待。關於如何任用,還需得到漢王最終首肯,方可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