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學校項目管理

 “林校長這個分成很合理,不過如果產品後面有升級再怎麼分?”

 劉言聽到這裡,腦海開始構想未來的場景。

 【老爸這種用利益驅動大學研發,無疑是提高大學科研能力的很好方式,並保證學校教育與社會知識不會脫節。

 因為只要學校在一款產品上取得成功,就代表學校以後可以源源不斷的這款產品分的利潤,所以學校必定會教授學生最前沿的科學知識。

 同時可以想象以後各大學對天才學生的競爭將是很激烈的。

 這樣的好處是多方面的,學校通過向社會提供研發能力獲取利潤,並且為保證產品的競爭力肯定會不斷投入積極升級產品,這樣學校在這些方面就形成優勢學科。

 南洋政府通過這種模式,讓南洋的企業在國際上保持較強的競爭力,獲取國際訂單,實現民富國強。

 同理對於沒有研發能力的小公司,可以通過大學拿到滿意的新產品,拓展市場,取得公司的初期發展。

 對於大公司來說,通過市場招聘直接得到想要的人才。

 看起來是多贏的方案。

 但裡面潛藏著巨大的隱患,未來這種模式真普及開來,大學必定成為一個很大的利益團體。

 尤其是星海大學這樣的,肯定會成為超巨型財閥。那時星海大學通過自身的人脈和財力,能夠輕易動搖國家的決策。

 像後世的韓國一樣被財閥所掌控,向韓國流傳著心酸又無奈的一句話:“一個韓國人的一生必然逃不過兩樣東西,那就是死亡和三星。”希望以後南洋不會出現這種情況吧。】

 劉銘華聽到兒子的心裡話,看到他皺了起來的小臉,心裡警覺。

 看來要多建幾所大學才行,否則南洋肯定和兒子所想的那樣,必定成為出現星海大學的超巨型財閥,另外大學可是比家族的影響力打多了,不只是商業,在政治、經濟文化各方面都有巨大的影響力。

 劉銘華想道。

 “陛下,產品升級,如果星海大學不參與,我們會根據升級後的產品改動量減少分成的。如果還是由星海大學負責的升級,分成比例依舊不變。”

 林語堂笑著說道。

 “這樣吧,研發很重要,不能讓學校吃虧,就以2成來算吧,不過只針對有星海大學從零研發出來的,像那些改制,和反向研發的不算在內,這些我們以現金的方式委託你們。林校長,你看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