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金沙薩條約》

 南洋將導彈與核武器相結合,對其他國家威懾力,其實是超乎劉銘華、李明軒等南洋領導人的預料的。 

 此前南洋公佈的最新研製的“星梭”系列導彈,其打擊距離長達3000多公里。 

 這意味著,只要南洋在幾內亞地區建立一座導彈發射基地,那麼整個西歐地區幾乎都將處於其射程範圍之內,所以整個西歐都在南洋的核威脅下。 

 要知道導彈作為新生武器,全世界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傢俱備,攔截導彈的技術。 

 這種強大的遠程打擊能力,再結合原子彈的殺傷力,無疑為南洋在國際舞臺上增添了極大的籌碼。 

 更讓歐洲害怕的是,南洋此時還牢牢佔據著葡萄牙的亞速爾群島和馬德拉島。 

 這兩個地理位置極其重要的島嶼,不僅為南洋提供了更為廣闊的視野,更為其導彈的發射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在這樣的背景下,李明軒和劉銘華之前設定的交易方案執行起來超乎想象的順利。 

 1950年12月20日,南洋與法國在英國的調解下,於剛果最大城市金沙薩簽署了《南洋法國金沙薩條約》。 

 條約中明確規定,雙方將以即佔區域作為各自的控制區。法國在西非地區保留了阿爾及利亞、毛里塔尼亞、馬裡北部地區以及尼日爾。 

 而現在南洋控制的剛果地區、喀麥隆、中非地區以及幾內亞周圍的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則都歸南洋所有。 

 至於乍得地區,此時正被蘇聯控制的勢力所佔據,雙方都心知肚明,但並未在條約中提及。 

 李明軒在協議完成後,向法國代表表示,南洋將會無條件釋放所有俘虜的法國士兵。 

 聽到這個消息,法國代表長鬆了一口氣,彷彿卸下了心中的重擔,至少讓他們回去對國內有了交代。 

 《南洋法國金沙薩條約》簽訂後,代表持續近3年的南洋與法國戰爭結束了。 

 其實在《南洋法國金沙薩條約》條約簽署之前,南洋、法國和英國之間還簽署了一份密約。 

 這份密約的內容是,南洋以原子彈技術為籌碼,與法國交換了一部分在法國手中的大陸文物以及停戰協議的簽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