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翅膀 作品

第208章 南洋的半導體發展

 剛結束高考的劉言,又一頭扎進了實驗室,儘管高考成績尚未公佈,但在他心中,早已有了答案——成績不會差。 

 對於計算機的研究,劉言有了新的課題。 

 那就是製作一臺全晶體管的計算機,其實,在此之前,劉言就曾試圖製造晶體管計算機。 

 可是,當時的晶體管技術還處於萌芽階段,各項性能指標都無法滿足他的使用要求。 

 這讓他深感遺憾,但也更加堅定了他繼續研究的決心。 

 相比於之前使用的電子管,晶體管的優點顯而易見。 

 電子管體積龐大,能耗高,放大倍數小,生產成本也居高不下。 

 而晶體管則完全彌補了這些缺點,它體積小,成本低,放大倍數高,更重要的是,晶體管便於集成化生產,這為計算機的小型化和普及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晶體管作為被稱為20世紀最重要的發明,劉言太清楚這一技術的重要性。 

 從晶體管出現後,劉言就開始有意識地在南洋加強晶體管的研發。 

 去年,劉言更是搶先一步,製作出了第一臺晶體管收音機。 

 晶體管收音機一投放市場,其體積小巧、便於攜帶,音質清晰、性能穩定,適應性強,等優點。 

 收音機一上市後,就受到人們的熱烈歡迎,人們爭相購買這種收音機。 

 看到晶體管巨大利益的南洋各廠家,展開了製造短波晶體管的競賽。 

 收音機之後,最先引入晶體管的是,南洋這兩年電視產業蓬勃發展。 

 為了在市場競爭中獲得勝利,各個電視公司開始與各大研究所合作,研發新一代的電視機。 

 作為研發出南洋第一家商用電腦的艾路·圖靈團隊,同時又是第一臺晶體管收音機制造,無疑成為各個公司的香餑餑。 

 在激烈的角逐之後,最終,仙鶴電視集團成功與艾路·圖靈團隊達成合作。 

 有了之前的經驗,劉言早已經開始嘗試將晶體管導入到電視機中,從最初的信號接收裝置到顯像管等等。 

 隨著晶體管不斷替代電子管,南洋電視機如同收音機一樣,的體積不斷變小,而性能卻在一代一代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