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南洋入常??

 儘管南英兩國的國內媒體吵得沸沸揚揚,兩國的政府對此事卻顯得相對冷靜和沉著。 

 對於此事,南洋政府和英國政府均未發表任何言論。 

 南洋地域遼闊、資源豐富,且控制著國際交通要道,英國一直謹慎處理與南洋的關係,這始終是其外交策略的重要一環。 

 此次事件完全是英國代表大衛·威廉姆斯個人挑起的,此後英國便更換了駐聯合國代表。 

 大衛·威廉姆斯的行為不僅惹怒了南洋,也給英國惹來了一身騷。 

 英國雖然有心向南洋表示,可是身為曾經的世界第一強國的高傲,不允許他們這麼做。 

 所以只能對此事三緘其口了。 

 南洋政府之所以沒有輕易表態,一是,因為英國政府未展現出足夠誠意,另外劉銘華的接受確實有撬英國英國殖民地之嫌。 

 二是,因為南洋其實並不太在意這次聯合國給南洋的警告。 

 不過,通過此次事件,南洋政府深刻認識到自身在國際上影響力不足。 

 於是,在其有意推動下,國內輿論逐漸發生變化,由最初針對英國和聯合國雙標的爭議,轉向對南洋國際地位和未來發展的深入探討。 

 在最新一期的《南方日報》中,引發了一場激烈的討論: 

 南洋是否應當加入聯合國? 

 這不僅關乎到它作為全球第三大國家的實力展現,更涉及到南洋在國際社會中贏得應有尊重的問題。 

 受到《南洋日報》的影響,南洋人民逐漸意識到自己國家在國際舞臺上的影響力相對較弱。 

 儘管南洋在經濟和科技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輝煌成就,但在國際政治舞臺上,南洋的聲音和影響力顯然無法與其世界第三強國的地位相稱。 

 這種巨大的差距令眾多南洋民眾深感不滿。 

 作為曾經遭受列強欺凌將近一個世紀的華人群體,他們對尊嚴的重視程度超越了常人的想象。 

 如今,南洋國民強烈要求本國政府務必在國際上獲得與其實力相當的影響力。 

 事實上,南洋國際影響力不足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