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南洋入常

 說到這裡,李明軒的聲音不由地提高了幾分,語氣也變得有些激動起來。 

 他很清楚入常對南洋意味著什麼——從那時起,南洋將正式邁入世界舞臺的中心,成為全球政治、經濟和文化交流的重要參與者。 

 這絕對是是南洋國家實力的體現,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後,南洋的國際影響力必將得到大幅提升。 

 然而,劉銘華的一句話卻讓李明軒回過神來: 

 “美國同意了?咱們付出了什麼代價?” 

 顯然,劉銘華更好奇南洋究竟用了何種籌碼才得以攻克美國這一關。 

 “代價肯定不小了,美國是一個利益至上的國家,我們以向美國開放十六國的市場,獲得了美國的支持。” 

 李明軒想起和美國的談判,鬱悶的說道。 

 “我想也是,這十六國的市場,美國可是眼饞很久了。華盟十六國可是至少都是中等發展中國家。 

 甚至南洋、斯里蘭卡、吉布提、馬達加斯加都達到了發達國家的標準了,消費能力極為旺盛,而且政治穩定,社會清明。現在逮著機會美國肯定抓著不放的。” 

 “是啊,現在非洲華盟各國的生活水平也就僅比西歐美國等國差些。綜合消費水平可是要超過歐洲各國的,更不要說非洲華盟各國未來的潛力更是超越西歐各國。這麼大的市場,美國不動心就怪了。” 

 李明軒也很贊同的道。 

 “未來是全球化的時代,反正早晚都會開放,怎麼說我們還獲得了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我們一點也不虧。 

 你要清楚這個常任理事國席位未來可是想換都換不到的,再說華盟的企業可不怕美國公司的競爭。” 

 相比起李明軒,劉銘華真是覺得南洋能以這麼高點代價獲得聯合國席位,是賺大了。 

 通過兒子的記憶,劉銘華非常清楚地知道這個常任理事國未來在全世界將會是一個極其強大和令人敬畏的存在。 

 在未來,這個常任理事國擁有的一票否決權使得他們能夠在聯合國為所欲為。 

 印度為了獲得這個席位,已經奮鬥了十多年,並先後六次提出申請,但卻連續五次遭到俄羅斯、法國、美國、英國和大陸這五個國家的一致否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