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如夢境 作品

第122章 鏟子炮

 江嘉義拿過一門vm37迫擊炮,這是他今天才發現,空間基地能生產vm37迫擊炮了,vm37迫擊炮是1939年8月蘇聯測試的一款簡易迫擊炮,採用是單腿炮架,固定在炮管上,沒有任何瞄準裝置,鏟子底座不止是用來充當炮座,還要並用於挖掘炮位工事用,但並不可靠,一但用於挖掘炮位,炮身與炮座連接處太容易爆裂開,反而受到差評。 

 同時因為採用固定擊發擊針設計,又加上炮彈重量並不重,一但炮架射擊角度低於45度時,就有可能造成炮彈下滑速度不夠,無法擊發底火,導致發生啞彈的情況,當然優點也是有的,比如特別輕便,整門火炮全身重加一起才1.5公斤重,在沒有行軍情況下,總長不超過65釐米,單人都能攜帶行軍,同時還配置一套能攜帶十五枚高爆炮彈的布制彈藥帶。 

 在全副武裝情況下,炮手不止能夠自己攜帶火炮和炮彈外,還可以額外攜帶一支步槍,做為自己的自衛武器,但這種炮射擊距離不遠,只能達到60-250米左右距離,還不如日軍八九式擲彈筒最大五百米射擊距離遠,可也能解決二連無火炮支援情況。 

 同時m37迫擊炮體積小,全部展開也小,炮兵就算是趴在前線,敵軍不認真觀察是無法找到這些炮兵成員。 

 當然江嘉義要求生產的vm37迫擊炮已經進行了改進,比如不穩定單腿支架,要求改造成雙腿支架,以增加穩定性,原本沒有的瞄準裝置,也安裝上了簡易的瞄準裝置,瞄準裝置採用是射表標尺,一共五個調整度對應是60、100、150、200、250米距離,同時加長炮彈,讓37毫米高爆彈比原版本長出五釐米,增加發射藥與裝藥,射程不變,最底擊發角度從原本45度,變成42度。 

 江嘉義把重新改裝過的vm37迫擊炮改名了,換名成1939年式37毫米迫擊炮,縮寫後就是39式37毫米迫擊炮,也算是自己產的火炮,至於好不好用,他自己心裡也沒有底,但總比沒有強吧,以他們現在的運輸能力,真給他們身管火炮,他們可能也帶不走。 

 江嘉義架好迫擊炮,開始盤算著面前那一棵大樹的距離,調整好瞄準標尺,在做好全部準備後,從彈藥袋裡面取出一枚炮彈,塞進了炮管裡面,隨著一聲清脆的擊發聲,一枚炮彈在炮管中發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