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聖子鎮

 在光明教會的版圖西南角,中央山脈的旁邊,有著一個的邊陲鎮。

 這裡本是個平平無奇的邊陲鎮,它原本的名字是卡答茹安鎮。

 但在三百多年前,這個鎮子獻出了一名聖子。

 在那位聖子開始名揚下之後,人們就開始叫這裡為‘聖子鎮’。

 這幾百年來,聖子鎮有過無數次輝煌的時刻。

 光明教會有一種奇怪的制度。

 每個村莊、城鎮獻出一名聖子後,這個地方的稅負就會在一定程度上與這名聖子綁定。

 每當聖子對光明教會做出了貢獻之時,那個地方的缺年的稅負就會被減免,反之,如果那位聖子做出了什麼違反教義的事情,犯下過錯,那個地方當年的稅負就會指數級的翻倍。

 如果聖子被選擇成為神子,那麼那個地方將會被免除二十年的稅負。

 光明教會的賦稅極重且花樣繁多,減免稅負就意味著當年人們不用咬著牙省下自己的口糧,可以過上舒坦一些的日子。

 這個制度設計的本意自然是為了讓人們主動地交出符合標準的聖子,也是為了更好地束縛聖子們,將他們與故鄉牢牢地綁定起來。

 但當一名聖子是位被撿來的長生種的時候,這個制度就變得逐漸離譜起來。

 據那位聖子,是鎮裡的人在一場暴雪和一場狼災後,從山坳裡撿回來的半精靈。

 當晚上被鎮裡的農婦餵飽了奶水的他,就被交給了教會的老主教,在鎮上的教會里養著。

 而他不到三歲就被上級教會的人接走。

 他在這裡沒有根,沒有家人,但他的所作所為仍是會影響到鎮子的稅負與生計。

 據聖子鎮的人們,曾經在這位聖子屢屢建下的功績中,享受過很長一段時間的好日子。

 那些年間,鎮上的人們口袋裡省出了錢,建起了房屋,甚至在鎮中心豎起了一座聖子像,人們會在經過的時候拜一拜那尊聖子像,祈求更多的照拂。

 據要不是因為一場意外,鎮上的人們甚至有機會享受二十年的免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