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歌夜月華 作品

第74章 “麵點”之神的美食課堂(上)

 同樣都是麵食文化,中西方卻有著很大的差異。

 古老的東方擅長耕作,家家戶戶都有米麵,飲食文化更是重中之重,所謂民以食為天,就算是普通的饅頭,也能蒸出千百種花樣。

 對於北方人來說,做麵食更像是流淌在血脈之中的種族技能,不說古代那麼遙遠的事情,就算是現在的老人,平時擀個餃子皮做點饅頭攤點大餅都是像模像樣。

 但對於不那麼講究的西方人來說,吃什麼並不重要,能入口就行。

 比起家家戶戶都廚藝精湛的東方,西方則更有食品工業化的雛形——土地、糧食、磨坊、烤爐多半隻屬於一地的領主,民眾自己做不了麵包,只能每隔一段時間或購買或領取配給……能夠長時間久放就成為了麵包最重要的質量標準。

 能不能吃、口感好不好都是其次,只要這玩意不容易壞,哪怕它平時就跟磚頭一樣又硬又結實,隨隨便便就能砸死人也沒有關係。

 吃的時候切下來煮濃湯蘸牛奶,大不了煮成糊糊,總能咽的下去。

 ——至於麵包裡面有沒有沙和麩皮,那完全得看這些領主有沒有良心了。

 一開始是食物資源被某一階層掌握控制,到了後來,則是人們已經習慣這種隨便打發每一餐,不會烹飪也沒有關係的生活。

 麵包、蔬菜、臘肉、乳酪製品與豆子……稍微煮煮弄弄就能打發過一餐,也很適合提前做好以後帶著遠行。每天不用花太多時間在準備吃食上,就可以把更多的心思花在自己的工作上。

 而從事食品生產的人,則會在怎麼保存預製菜品的方面努力鑽研,這也是為什麼西方的超市裡,到處都是能夠久放且食用方便的罐頭雞湯、罐頭番茄和冷凍豆子。

 五分鐘就能完成的‘白人餐’,吃著低油低脂沒滋沒味沒幸福感,但你就說節省不節省工夫吧!

 歐澤利亞世界的人們,並不計較‘節省時間’,也很願意追求美食,可到處都是汙染的現實條件,卻制約了美食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