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歌夜月華 作品

第112章 眾神的過去(中)

 

“不,綠日的功效一直就存在,只是在光明神未獲得虛實權柄之前,這種效果並不如現在這般明顯。”老人道,“兩者的原理也並不完全相同……

 

願力是時時刻刻存在於這個世界的創世之力,但若沒有與概念相結合,它會如同水中雜質一樣逐漸沉澱。綠日的光照就像是一柄攪拌勺,被它照耀的地方,沉澱的願力會恢復活性,更容易與周遭的概念——或者是汙染相結合。

 

而光明神獲得了虛實、精神兩樣權柄,並將權柄映射到太陽上之後,綠日之光不僅有活性化願力的作用,還能促進願力由虛變實,使得魔法的施展更為容易——在汙染入侵這個世界之後,綠日的光照就成為了一種詛咒,會加速汙染的侵蝕,實則是因為在綠日之光中,願力會更為活躍地與汙染髮生反應。”

 

“原來如此。”莫馭喃喃道。

 

“不過,阿魯瑪的淨化之力確實是單純來自於精神權柄。”

 

“可是,按照您這樣說法,人類對於太陽的崇拜難以避免,那麼這是否意味著不管有沒有光明神的刻意引導,那些對太陽的信仰都會招來異世界的邪神?”莫馭仔細思索一番,覺得哪裡有些不對。

 

“並非如此。”多蒙搖頭,“人對太陽的崇拜質樸且難以避免,這的確是事實,但人類也是最容易產生遊離信仰的功利生物。

 

下雨久了看見太陽,他們會瞬間產生崇拜之情;夜晚看見流星劃過長空,又會情不自禁對流星許下願望;戰鬥時拜戰神,打雷又向雷神祈禱……部落裡要是有強大的英雄或首領,他們同樣會對那些強者投注信仰。

 

這些零碎的信仰,平攤到每一個對象上,就變得十分單薄,神位上有神明的,信仰會被祂們吸收,若是神位空置,信仰之力無處凝聚,就會四散還原成願力,重新歸於世界意識。

 

也就是說,如果沒有光明神成神,或者成神的光明神沒有將兩顆太陽作為基石,將信徒們的信仰引導、放置在太陽之上,那一點點細碎的、飛速消散的信仰,永遠也無法穿透世界的壁障,吸引到異世的邪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