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泉 作品

第三百八十七章 中醫治病,追本溯源

難怪她得胃痛時好時壞!

犯病的時候去醫院看醫生,打點滴吃些藥好了,但是沒多久又犯了。

引起胃病的原因有很多,飲食習慣,經常吃辛辣或者說鹹菜,地域因素,環境因素,遺傳因素等等,

當然這是西醫的說法, 中醫則是系統地看待問題,認為胃病的產生跟脾臟有很大的關係。

中醫認為,脾與胃通過經脈的相互絡屬而構成表裡關係,胃主受納,脾主運化,兩者之間的關係是“脾為胃行其津液”,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及其精微的輸布,從而滋養全身,故稱脾胃為“後天之本”。

脾主升,胃主降,相反相成。

脾氣升,則水谷之精微得以輸布;胃氣降,則水谷及其糟粕才得以下行。

故《臨證指南醫案》說:“脾宜升則健,胃宜降則和。胃屬燥,脾屬

溼,胃喜潤惡燥,脾喜燥惡溼,兩髒燥溼相濟,陰陽相合,方能完成飲食物的傳化過程。故《臨證指南醫案》又說:“太陰溼土得陽始運,陽明燥土得陰自安。”

由於脾胃在生理上的相互關係,因而在病理上也是相互影響的。胃部發生病變,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脾臟出現了問題。

二孃的胃病之所以反覆復發,是因為沒有找對病因。

張浩然剛才摸脈的時候,已經探查清楚了,她有嚴重的脾虛,

摸了一會脈,張浩然收回手,說道,“二孃,你之前去醫院檢查,醫生怎麼說?”

一旁的張道,“我們去醫院做了各種檢查,醫生說是胃炎。藥吃了不少,當時好了,當時又會再犯,而且,再犯的時候,胃病會變得更加嚴重,小然,你二孃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呀?”

張浩然想了想,說道,“二伯,二孃的這個病,怎麼說呢,是慢性萎縮性胃炎,但是因為反覆發作的時間久了,現在已經發生了病變,已經變成了胃癌來了。”

“什麼,胃癌?”

張天麟和段欣欣兩人頓時大驚。

尤其是段欣欣,臉色更是一下子變得慘白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