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持久戰準備

 黃開建對潘寶山的建議很支持,幾萬元補貼農民購置地膜,這點開支鄉里還是比較從容的,就是少幾頓招待飯錢,好說。

 至於和梁延發那邊通個氣,潘寶山也提了出來,“黃書記,這件事我覺得有必要跟梁延發提一下。”

 “跟他提幹啥?”黃開建歪起了腦袋,“你不是沒事找事嘛。”

 “黃書記,你聽我分析一下。”潘寶山小心翼翼地上前一步,“不管怎麼說,我還算是政府口的,如果一上來就漠視梁延發,容易激化矛盾,會增加以後的工作開展難度。有事跟他吱一聲,有理在先,他同不同意是一回事,反正我就按照您的指示辦。再說,我才剛剛上任,梁延發估計也想小小地拉攏我一下,很可能會給我點面子,不會持反對意見。”

 “嗯,有點道理,也行,那你跟就梁狗日的說說吧。不過不要跟他多說,簡單講一下就算事兒。”黃開建鬆了口。

 於是,潘寶山直奔梁延發辦公室,經過鄭金萍辦公室時想起有事要跟她交辦,準備進去說說。

 鄭金萍只要一個人在辦公室,門從來不關,誰從門前經過她都要瞅瞅。她剛好看到了潘寶山,一下就從座位上彈起來迎了上去,“潘鄉長,有事嗎?”

 “有點小事。”潘寶山沒進門,“這兩天你讓辦公室跟各個村聯繫下,統計一下今年鄉里的花生種植面積,另外順便通知各村支部書記明天下午到鄉里來開會。”

 “開會貫徹啥事情?”

 “今年準備在全鄉開展春花生地膜種植,推廣起來可能有一定難度,所以要村支書們做做工作。”

 “梁,梁鄉長知道嗎?”鄭金萍猶豫地問道。

 “我這就去找梁鄉長,向他彙報一下。”潘寶山說完就走了,現在用不著跟鄭金萍交待太多,要培養她多請示的習慣。

 其實這習慣根本就用不著培養,鄭金萍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潘寶山走後她就回到辦公桌前把事情記到了備忘錄上,還註明下午下班前要找潘寶山問問事情到底怎麼說,然後再找梁延發核實一下情況,以便安排下一步跟各村聯繫事宜。

 潘寶山十幾分鍾後就從梁延發那裡離開了。

 梁延發對潘寶山的計劃沒有反對意見,而且還誇他這事做得好,如此一來,往後就有了幌子可以光明正大地過來謀劃事情,如果黃開建問起,就說是簡單彙報事情。

 鄭金萍時刻在關注潘寶山的動向,知道他出了梁延發辦公室,立刻打電話給他,問彙報情況如何。潘寶山告訴她一點問題都沒有,交辦的事情要抓緊辦理,不能耽誤時間。鄭金萍說好,電話一掛又撥給了梁延發,在確認無誤後,就開始安排任務和會議通知。

 事情分派了下去,鄭金萍想找潘寶山說一聲,套套近乎。

 不過潘寶山不在辦公室,這會他可閒不住,要做的事情太多,幾乎閒不住腿。他正在農技中心和中心主任伏廣波商量,由鄉農技中心人員牽頭,組織各村有一技之長的土專家,組建科技助農服務隊,深入到村組、田間地頭,主動提供農事服務。

 “一定要把服務的積極主動性體現出來,在各個耕作時節,做好各項農業生產前、生產中和生產後的全程服務。”潘寶山說得很上心,“伏主任,過去農技中心服務的重點就是單一的生產中服務,現在要加大力度轉化一下,你們科技助農服務隊,不但要注重生產中服務,而且還要在前期的市場信息收集、技術諮詢和後期的產品流通、加工轉化等方面下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