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與劉海燕入戶談話

 老王和伏廣波正在窪窯村忙活,兩人堪稱黃金搭檔,把鮮切花項目已經搞得很像樣。

 負責市場的是老王,他借鑑斜坡村設施蔬菜項目,不但建起了塑料大棚,加密鮮切花的成熟週期,而且更完善地成立了鮮切花專業合作社。

 “單打獨鬥不行,風險大,必須形成合力,而且種植戶也都願意參加合作社。”老王笑嘻嘻地對潘寶山和汪凡說,“三十多個種植戶都參加了,而且為了更好地提供服務,每戶自願拿出兩千塊錢作為合作社運轉資金。”

 “那得千萬注意要把錢用到刀刃上,否則沒個好。”潘寶山提醒。

 “收支明細都在賬目上。”老王說,“到現在也沒花多少,就是我跟村支書郭二良出去考察了一下外地的花卉市場,聯繫了幾個銷售路子。另外就是技術引進,伏廣波那塊的,他託關係請了幾個專家來指導,解決了一些技術上的難題。”

 “只要花得有用處就行。”潘寶山問,“據目前情況來看,效益怎樣?”

 “很好,估計比蔬菜大棚要高。”老王樂滋滋地說,“一畝地少說也有一萬淨賺!”

 “嚯,這麼說的確不錯。”汪凡聽了說道:“現在見效多少?”

 “目前只是初步測算,鮮花過幾天才能採摘,到底能收益多少,還得看實際情況。”老王說,“盈利肯定沒問題,我們是照著市場行情做的。”

 “好好幹,現在一共才兩百多畝種植面積,發展好的話可以放開步子,也爭取搞個鮮切花種植基地!”潘寶山對老王說。

 “我跟伏主任也那麼想,一門心思要把鮮切花項目做大。”

 “哦,說到伏主任,他到哪兒去了?你的電話打不通,他的通了卻不接。”潘寶山問。

 “我的手機沒電了,這幾天跟外面聯絡太多,電話一直不停。”老王笑道,“伏主任可能騰不出手,他正在到處取土準備送去做土壤測試呢,有的地塊長勢不好,可能缺啥東西。”

 “怪不得。”潘寶山呵呵一笑,扭頭對汪凡說,“怎麼樣汪記者,這鮮切花項目也不錯吧。”

 “很好!”汪凡由衷而發,“如果夾林照這麼個態勢發展下去,用不了兩年就能進入市十強村行列。”

 “那就要汪記者多幫忙架勢,經常宣傳一下。”潘寶山大笑起來,“那樣能增加不少知名度啊!”

 “沒問題,肯定是沒問題的!”汪凡很爽快,“只要潘鄉長有需要,只要我還在報社,絕對義不容辭。”

 “哦,汪記者要到別處高就?”

 “談不上高就,只是想考個公務員。”

 “呵呵,那就提前祝賀一下,憑汪記者的能力,那是很容易的事。”

 “也不一定,有些事不是隻憑能力,關係更重要。”汪凡悵然道,“不過還是要試試,試了才有機會,等是等不來的。”

 “怎麼說都祝你成功,而且必定成功!”潘寶山不想讓汪凡多感慨,人一感慨易消沉,做起事來沒激情,現在需要他滿懷豪情把宣傳報道寫出氣勢來。

 “謝謝潘鄉長!”汪凡也有數,不多談自己的事,“還是迴歸正題,看你們夾林的發展真是亮點紛呈,大有文章可做。”

 “汪記者給予這麼高的評價我很高興,不過再多的文章也要一篇一篇做,不能讓你太辛苦。”潘寶山笑道,“這次只針對金銀花項目,希望汪記者再努力一下,爭取早點見報。”

 “三到五天時間吧,最多一個星期。”汪凡說,“頭版頭條的位置資源有限,一般是留給市委書記的,市長也有份,有時說不準,要是趕上他們連續調研考察,那就不好說了,而且還有宣傳部指定的套路稿件,不是說隨時都能上版。”